柯馨(左一),唯一参赛的男月嫂,以娴熟的护理技能赢得赞许。 东南网6月2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林世雄 文/图) 在厦门市思明区18日举行的第二届月嫂职业技能大赛上,“80后”柯馨一上场,就引起一阵惊呼,既有对他娴熟技能的赞许,更因为他是一位小伙子——自厦门市举办月嫂技能大赛以来首个参赛的男月嫂。 无独有偶,在3月份举行的第三期催乳师培训班上,两名男性学员的出现让现场多了几分尴尬。年轻的小伙子小黄最终因压力太大“临阵脱逃”。50岁的张先生则誓言要将培训进行到底,力争成为全省首个持证男催乳师。 男耕田来女织布,男挑水来女浇园——千百年来,这种男女分工明确的观念深植人心。不知从何时起,一些通常被女性垄断的行业开始出现男性的身影,男护士、男幼教、男美容师、男保姆乃至男月嫂、男催乳师……正如越来越多的女性涉足男性行业一样,男性“入侵”女性行业,在职业上打破性别壁垒,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更是男女平等的最佳注解。 男月嫂叫好不叫座 去年5月,为照顾早产的儿子,柯馨辞去工作,跟着重金请来的月嫂一起照顾儿子,“没想到喜欢上月嫂这一职业”。后来,他参加月嫂培训,希望成为一名职业的“金牌男月嫂”。 一直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男女性别差异成为工作中的一道壁垒,IT、建筑行业几乎是清一色的男人,秘书、护士、幼教、保姆等行业成为女人的天下。可随着竞争日益激烈,有些勇敢者开始试探性地进入女性专属的领域,用人单位也向男性们抛去绣球,希望能给单一的职场增添一丝生气。 然而,类似男月嫂、男催乳师等涉及女性隐私的职业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找个男人来伺候月子?”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位女性闻听以后连连摆手,其中一位说得很直白:“先不说产妇自己会尴尬,老公肯定不会同意。” “男月嫂仍是一份尴尬的职业。”厦门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杨权礼表示,柯馨的理论、实操都过了关,是一个合格的月嫂,“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家庭仍无法接受男月嫂”。 而柯馨自从月嫂技能大赛“红”了以后,拒绝接受任何采访,理由是他其实只是一名“奶爸”而已。前后态度的变化,让人感受到他内心巨大的压力。 职业偏见仍需突破 有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男性注册护士人数从1983年的5.7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6.4万人,在幼儿园和学前班任教的男性数量也从6000人增加到1.5万人,男性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数从3.8%上升到5.3%。男性涉足女性行业的势头,正如同女性涉足男性的职位一样不可阻挡。 有一种观点认为,如今社会已是一个“中性”时代,兼具阳刚与温婉的男子在21世纪会更加吃香。更普遍的观点认为,男性在从事这些行业有自己的优势。 在厦门市中山医院急救室从事护理工作的蔡奕钢说,相比女护士,男护士身体素质更好,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强,“被送到急救室的往往是危重患者,病人家属有时情绪较激动,这时男护士一般会沉着应对,临危不乱”。而社会对男幼教的呼声很大,主要也是希望更多男性的加入,能为教师性别失衡的幼教界添一股阳刚之气。 尽管前景看好,一些行业对男性声声呼唤,奈何不见多少回音。例如,我国幼儿园教师人数大概100万人,其中男教师比例不足1%。厦门市2013年招录的290余名学前教育老师中没有一个男幼教。 究其原因,既有传统观念作祟,也有现实因素。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应届毕业生周伟宏告诉记者,即便他真的从事幼教工作,最多只能坚持八年。一是社会压力,找对象都有难度,二是幼教薪酬不高,而社会对男性又赋予更多的期待和重任,所以他以后肯定还会“另谋出路”。 “最大困难是心理压力问题。”厦门市爱恩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主任吴痕认为,能从事传统女性行业并坚持下来的男性本身就是一种突破自我的表现,他们有良好的心态,与一般人相比更有勇气、更有主见,其适应能力、承受能力也比一般人强,心理健康程度也会更高。 编后>>> 社会发展到今天,许多职业的技术含量大大提升,男女从业的界限渐渐模糊,而无论是男性从事传统女性行业,还是女性从事传统男性行业,都是市场需求的产物。事实证明,许多男性在传统女性行业比女性做得更好,从长远看,其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大。而有关部门更要创造积极的舆论环境和有利的就业条件,减轻男性从业者的心理压力。 |
相关阅读:
- [ 06-17]怀疑“星级月嫂”资质 女子要求换人被加价千元
- [ 12-04]高价接私单 福州不少月嫂违约
- [ 12-02]月嫂“牛市”下的理性良方
- [ 09-28]福建妇联首次设立特级月嫂 工资拟定6800元
- [ 09-10]福州一些月嫂转型当育婴员 签订长单月薪6000元
- [ 09-04]福州部分月嫂当起二中介 转卖雇主信息一次收200多元
- [ 08-14]福州月嫂“兼职”推销 协会:不可盲听家政员
- [ 06-17]榕家政人员信息平台雏形初现 可查月嫂健康证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