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大夫第主院落大门 东南网7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 何兴明 李俊 文/图) 踏着青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街道,穿行在鳞次栉比的明清古建筑群,既然到了被誉为“福建第一街”的邵武市和平镇旧市街,不能不去叩访一下黄氏大夫第。 大夫第,一般指文职官员的私宅。2005年上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和平镇,镇区共有5处大夫第,黄氏大夫第则是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处。 今年42岁的和平镇金牌导游黄学义,是这座古宅的主人之一。导游与住户的双重身份,使得他的解说既专业又亲切。 凝固的历史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经过200多年风吹雨打的黄氏大夫第,虽然沧桑满目,但处处透出曾经的辉煌。 站在大门前,笔者立即被外墙富丽堂皇的砖雕所吸引。黄学义用专业手势介绍起其中的4幅砖雕主画面:“它们采用的是粗犷的写意技法,谐喻松鹤延年、富贵长留(牡丹柳枝图)、竹报平安(修竹花瓶图)、锦绣美满(锦鸡梅花图)。” 黄氏大夫第建成于1812年,主人是清朝嘉庆直隶州五品知州黄映壁和布政司库大使黄映奎两兄弟。他们也是和平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唐代工部侍郎、和平书院创办者黄峭的后裔。 “此门黄氏亦官亦商,在当时可谓富甲一方,田多、房多、产业多,因此和平街曾被称为‘黄半街’,黄氏大夫第也被称作‘大东家’。”黄学义在自家的院落里侃侃而谈。 这座豪门巨宅分为三座合院,均临大街,街东两座并列相联,对面的街西还有一座,街东北侧一座则为主院落。黄学义介绍说:“这座占 地2000多平方米的老宅,曾经还建有店铺、戏台、钱庄、粮仓、后花园等配套设施,可惜如今大多已拆得不见踪影。” 除了建筑大气精美之外,院落里还有许多布置体现了古人的智慧。黄学义领着我们到街东两座合院,指着正厅上方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见我们一时语塞,他便向我们道出其中奥秘。原来,为了避免夏天下午阳光暴晒和冬天寒气下侵,厅堂檐梁上设置了木构的活动机关,用磨制过的贝壳片制成遮帘,收放自如,又不影响采光。虽然现在看上去已是破损不堪,但是经过解说,我们不得不叹服它的精妙。 由于时代风格明显、地方特色浓郁,建筑本身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所以黄氏大夫第成为和平镇诸多古建筑的佼佼者。国家邮政局去年发行的中国古镇系列邮票,和平镇入选,邮票的画面主体便是黄氏大夫第。 远去的记忆 在黄学义的娓娓道来之间,笔者仿佛穿越至200年前的这座大院。“两兄弟盖好这栋宅院后,随着子孙的世代繁衍,民国时期人丁兴旺到达顶峰,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座大院的人气依然很旺。” 事实上,如今眼前所见均是劫后余生的建筑留存。今年69岁的吴金妹老人,居住在大夫第的主院落。1962年嫁进这栋宅院,曾经亲眼目睹了“文革”时期建筑被破坏的场景。吴金妹十分心痛地说:“正厅墙上原来有4幅十分精美的木雕,眼睁睁地看着被人拆下、打烂、烧掉,大门的砖雕还是因为我们用黄泥糊起来,才得以保存下来。” 出生在街西院落的黄学义,是听着长辈的家族故事长大的。“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三座院落仍十分热闹,就拿我住的这座院子来说,光小孩子就有30多个,小时候,我们最喜欢在几栋院落的房屋之间捉迷藏。大人们则大多是白天劳作,晚上就在院子里闲聊,夏天时,大家把竹凉席往地上一摆,冬天时,就在厅堂升起炉火。”他说。 黄学义回忆说,别的小孩喜欢老人讲鬼怪,而他小时候最感兴趣的就是听老人讲述和平历史和家族故事。2002年,和平吹响旅游开发的号角。凭借深厚的乡土文史基础,黄学义在6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和平镇导游资格。 黄寿长是目前常年生活在宅院里的最年长者,今年已经87岁高龄了。他告诉笔者,彼时,宅院里生活了五六十户人家,大大小小共有200多人口,每天的生活充满了锅碗瓢盆声和小孩的嬉闹声,好不热闹。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院子里的人气迅速减落,青壮年纷纷走出宅院,外出务工、经商,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 老宅里的现代生活 走在偌大的院落里,笔者感受到了时时存在的沉寂。只是院内摆放着的日常生活用品,还有三两个玩耍的孩子,提醒着我们这里是有人居住的老宅。 街西院落里,除了黄学义外,大多数时候并无其他住户,在这空荡安静的院子里,我们的对话声音显得特别洪亮。事实上,黄学义去年也在邵武市区购置了房产,因为在古镇当导游的原因,他周一至周五才居住在这里。妻子在古镇的一家企业上班,夫妻俩算是这座宅院的“候鸟”。 “主院落住着2户3位老人,街东南侧院落有3户7个人,街西院落有3户5人。”黄学义掰着手指给我们算,事实上,拥有大宅院产权的还有37户人家,只不过许多主人平时不住在这里。 虽然住户越来越少,但是这座大宅院仍旧是族人之间维系感情的重要纽带。就在笔者与街东南侧院落的一户人家聊天时,黄学义的妻子陈月香跑过来拿了一把韭菜走。“刚从工厂下班,发现中午没有菜吃,就跑到老公堂弟这里拿些菜凑合一下。”陈月香说,宅院里的人多少都是沾亲带故的,平时邻里关系不错,哪家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拿出来分享。 现在宅院最为热闹的,要数每年的清明节了。每到这时候,在外务工经商的族人便会尽可能地回到这里,他们一起出钱出力,开展祭祖活动,同时也以此为契机,一起烹饪家乡土菜,来一场规模盛大的家族大聚餐。“最多的时候院子里要摆下十来桌,我们喝酒聊天,互致问候、互说近况,人声鼎沸,比过年还热闹。”吴金妹说。 随着旅游市场的走热,黄氏大夫第的宁静正逐渐被打破。刚开始,宅院里的住户还有些不习惯,觉得干扰了自己的生活。但如今习惯了,院落内居民的心态已经变得十分淡定。就在笔者造访的时候,还有一个摄制组正在黄氏大夫第外的古街拍摄镜头。 |
相关阅读:
- [ 06-01]价值数万柱础被盗 福州永泰老宅前后被盗近10次
- [ 01-26]闽侯三个古石墩深夜被盗 每个约五六百斤
- [ 11-17]小偷入室遇施工封墙被困 无奈报警求助被抓现行
- [ 01-17]连江贵安两百年古宅石墩被盗 被换成了木棍
- [ 12-18]闽侯上街百年古宅石墩被盗 今年已发生了好几起
- [ 10-25]新罗区苏坂乡黄地村聚星堂:百年老宅 壁画如新
- [ 08-17]永泰百年古宅内两个石墩夜半被盗 至今下落不明
- [ 04-12]古宅新用变身养老中心 解决养老问题又保护文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