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建经济 > 正文

永春岵山,卖“古早味”的荔枝

2014-07-18 08:23: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经济评弹

借文化卖农产品

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岵山荔枝卖出高价,是由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决定的。文化营销的相关研究证实:如果为产品注入品牌文化,使其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与独特鲜明的个性,消费者会因特殊的情感价值而产生购买冲动,并愿支付更高的价格。

换句话说,构建并且传播符合目标消费者情感诉求的品牌文化,并将其置于产品之上,就可增强产品溢价能力。岵山荔枝在好吃的基础上,凝结着历史内涵与文化魅力,带给消费者情感上的愉悦享受,他们愿意为此买单。

文化营销带来的好处不止于此。

农产品所拥有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色彩,是架设在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一座桥梁。消费者在食用农产品时,能体验到品牌所蕴含的历史人文气息,从而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给品牌注入独特的地理文化因素,使其与同质产品产生差别,有助于产品树立形象,增强品牌的个性与联想性,提高美誉度与忠诚度,发挥农产品品牌识别功能。尤其是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由过去那种简单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安全、服务等附加值转变,更加注重情感需求的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文化的认同感,关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的文化营销,一般而言,需要从品种、品质、品相等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地说,要从源头上选择合适和优良的品种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加强品质管理,形成标准,并在产品形式和包装上做好品相,挖出故事,进行品牌包装和推广。唯有品种、品质、品相三者相互促进,农产品才有品牌文化爆发的可能。岵山荔枝皮薄核小、肉厚汁多、味道清甜、爽滑可口,在品种与品质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不过,这种优势仍需依托品相这个载体表现出来,否则就难以避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当然,广义的品相,不仅包括产品及其硬包装,更包含了其软性的文化内涵。

永春的做法值得借鉴。首先,宣传岵山荔枝宋朝起便有村民种植的千年历史,形成了独特的荔枝文化,擦亮了荔枝的历史品牌。其次,传颂北宋名臣蔡襄将其载入《荔枝谱》以及“荔枝王”的故事,提升荔枝品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打响了荔枝文化的人文品牌。最后,以荔枝文化节为线索,将农产品与特色民俗、古街镇等串了起来,塑造了独有的地域特色品牌。

需要指出的是,岵山荔枝是一种农产品区域品牌,而非农产品企业品牌。要防止一些贪小利者以次充好,在品牌内部造成混乱,最终损害整体形象。生产合作社等相关组织应及时进行原产地标识注册,成为其法定使用者,通过授权或积极参与标识管理,对生产销售者进行有力监管,维护良好的产地形象。

他山之石

烟台艺术苹果

烟台苹果以其色泽鲜艳、清脆香甜、酥脆多汁享誉海内外。2000年,果农王秀英利用着色原理,把剪纸作品粘贴在刚摘袋的苹果上,利用阳光“雕刻”苹果表皮,使苹果增添了新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情感色彩。这些艺术苹果在烟台国际果蔬博览会上一亮相,就成为海内外客商的抢手货。王秀英的创举使烟台认

识到,商品与文化是割不断的,任何一种商品,文化信息、科技含量越高,它的价值就越大。于是,艺术苹果生产成了该市研究的新课题。当前,该市已开发红富士、新红星等艺术苹果10大门类、120多个品种,年可生产艺术苹果5000多万个。艺术苹果的丰产丰收,使烟台苹果的品牌更响更亮,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褚橙

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事业跌入谷底,如今却跨界农业种起橙子,年逾八旬东山再起。伴随着这一传奇故事的广泛流传,褚时健种植的橙子,被冠以“褚橙”的名字,被贴上“励志橙”的标签,迅速流行。随后,褚橙又有了进一步的个性化包装,并巧妙地借助一些意见领袖的推力,将定制化包装的褚橙寄送给这些人。比如,送给《甄嬛传》作者流潋紫的是

“微橙给小主请安”。这些调皮有趣的定制化包装,让这些收到礼物的意见领袖们纷纷主动在网络晒单。在营销手段中,把情感认同、价值认同附加到商品中,也就获得附加价值。褚橙的价格远高于普通橙子,消费者还乐此不疲,因为通过吃一个小小的橙子,可以表达一种态度,而且是与众不同的——这就是存在感。

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整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