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文化 > 正文

屏南平讲戏:在坚守中等待春天

2014-08-05 08:48:4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屏南平讲戏赴马来西亚演出剧照(资料图片)。

古老剧种几度沉浮

今年78岁的张贤楼,是平讲戏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出生于屏南平讲戏发祥地漈头村的他,11岁开始学戏,演了一辈子的戏,如今与平讲戏已无法分离。

“在漈头,村里祖祖辈辈都有人唱戏。第一个平讲戏艺人张志慎就出生于漈头。张志慎于清初最早创立的平讲班,是屏南平讲戏的萌芽。”张贤楼介绍说。

清末民初,平讲戏班在屏南遍地开花,只有10余万人的山区小县却有大小上百个村庄创办平讲戏班120多个,屏南全县每80人就有一人参加戏班。曾有民谣唱道:“东山岗,平讲班,台搭后门山,丈夫去做戏,妇女管田山,演过六月四,还有八月三。”可见其兴盛。

然而,上个世纪40年代末,张贤楼学习平讲戏时,平讲戏却已不复当年风光。“我11岁开始学戏,15岁时所在的平讲戏戏班就宣告解散。”张贤楼回忆说。

平讲班散班,并非只此一例。

“自民国后期以来,由于战争的爆发、乱弹的时髦等因素的影响,屏南平讲戏渐趋衰弱。”屏南县文体局副局长陆则起介绍说。

1977年,党中央重申“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屏南戏剧再次蓬勃发展,平讲戏重新活跃,但这只是昙花一现。上个世纪80年代末,随着最后一个民间业余团体——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平讲班散班,平讲戏基本在闽东北范围内消亡。

散班后的平讲戏艺人纷纷转行。1956年,屏南县闽剧团成立,一些平讲戏艺人转向乱弹表演,张贤楼就是其中之一,这使后来平讲戏“复活”成为可能。

2002年,屏南县成立地方戏剧研究办公室,并对全县地方戏剧保留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平讲戏是发源于屏南的本土戏剧,且曾盛极一时,传播面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平讲戏还有抢救的希望。”陆则起说。

为此,屏南县组织平讲戏艺术抢救专项工作组深入棠口乡漈头村、熙岭乡四坪村等32个平讲戏重点村,开展平讲戏艺术全面摸底调查和收集整理资料工作。平讲戏的抢救工作由此开始。

2006年,“中国四平戏(高腔)学术研讨会”在屏南召开。得知这一消息,张贤楼等几名老艺人决定参加研讨会。“这是一个全国性的研讨会,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也要演一段凑个热闹。”张贤楼说。

张贤楼、张贤读等人将漈头村的平讲戏老艺人、闽剧团退休艺人召集起来,重新组建漈头平讲戏剧团,开始排演平讲戏,在向屏南县有关部门申请参加研讨会的同时,请求屏南县宣传部帮助解决服装、道具等问题。

在各方的努力挽救下,曾一度消亡的屏南平讲戏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