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恶意打骂学员费外有费 如何破解驾校潜规则?

2014-08-22 08:45:1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记者手记

亟待出台行业规范

□谢婷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驾校生意异常火爆,许多人练车甚至需要提前排队预约。然而红火的市场需求背后,各种潜规则盛行,亟待加强行业监管。

对于驾校的收费标准,相关部门已有明确标准,然而,费外有费,名目繁多,不少要钱的潜规则盛行,很多学员都曾经深受其害。

对于行业潜规则,教练抱怨工作太累,驾校说管理太难,似乎都有迫不得已的苦衷。驾校作为一个服务平台,关于“教练工资与学员考试通过率联挂和捆绑”的规定,本是出于激发教练员责任心的考量,但现实中,成为教练员吃拿卡要的借口和托词。从法律上来讲,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不义之财,已经构成索贿罪。教练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制度遭遇执行尴尬。

另一方面,驾校的失管失控,也令教练员的从业行为陷入无人监管的苍白窘境。以有证练车为例,很多学员都曾遭遇过投诉难、维权难的尴尬,由于教学过程中车内仅有教练与学员两人,一旦出现争议,取证也就成为最大的难题,因此学员的诉求大多不了了之,这也令教练变得越发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实际上,压力大、待遇低,不应成为非法敛财的借口,监管难,更不能成为默许和放纵的托词。强化监管,并非无路可寻,驾校完全可以采用技术手段,通过远程监控对教学过程实施监督,这样既有助于规范教练员的从业行为,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规范,一方面保障教练的工资待遇,维护学员的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明确行业的监管责任和惩治措施,建立起规范、有序的行业准则和市场秩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