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记者(右二)在南京青奥会现场采访。
福建日报记者挺进闽北受灾“孤岛”采访。
一张报纸,咫尺版面,有阳光,有风雨;有欢笑,有泪水;有党的要求,有人民呼声;有中国足迹,有世界风雷。走过65年春秋,我们不能忘记广大读者对《福建日报》成长倾注的心血和真情;不能忘记几代报人跋涉的背影、奋斗的脚步。
65年的风风雨雨,在历史跌宕中,福建日报人始终坚守新闻的良知,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锻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全面、作风过硬的采编队伍。
在实践新闻理想的道路上,我们义无反顾,勇敢前行。作为省委机关报,我们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当好党的喉舌,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我们关注百姓民生,反映群众呼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愿望和多样化信息需求;我们关注海峡对岸,及时播报宝岛动态,传递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成果。
我们善于倾听,我们冲锋在前。
作为党报工作者,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哪个岗位,我们毫不犹豫地做到守土尽责、尽忠职守:当灾害、险情发生时,无论白天黑夜,福建日报记者都会闻风赶赴现场;在海峡对岸,福建日报驻台记者在复兴航空坠机事件、高雄石化气爆事故现场,第一时间发回报道;新春走基层,福建日报记者进农家、入社区,感受最真实的生活,记录最质朴的愿望……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面对党和人民的重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65年过去了,与万千读者相伴,福建日报人将秉承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秉承对新闻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秉承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踏上新的征程,努力成就新的光荣与梦想。
福建日报驻台记者在澎湖复兴航空坠机现场采访。
做群众悦读的时政报道
“一名合格的时政记者,应时刻谨记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
——福建日报屏山站记者 胡斌
作为党的喉舌,将党政领导的工作部署和群众的关注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党报时政记者的职责所在。
近3年来,我从事省委主要领导的新闻报道,要成为一名合格党报时政新闻记者,就要做好党和群众之间的传音筒、黏合剂。
首先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时政记者经常随领导同志到基层采访调研,或采访全省性会议、专题会议以及会见等各类活动,相比专业性报道,这类采访的鲜明特点是政治性强、涉及面宽、时效性强,在新闻事实、舆论导向方面必须确保万无一失,这是时政报道的生命线,更是刚性要求。
其次要做到快、准、新。要求时政记者在规定的时间和篇幅内,拿出符合要求的稿件,并确保准确。在报道规范、严谨的同时,应该更多地以生动鲜活的笔触,努力创新报道视角与表现形式,提升报道效果,让“急就章”也能出彩。
做好时政报道,不仅要让党和政府满意,还要让群众喜读、爱读、耐读。时政报道几乎天天与读者见面,如果总是千篇一律的形式和腔调,无益于报道的可读性。今年随省委书记尤权访问台湾时,我抓住尤书记到台北忠顺社区居民家中围坐泡茶、在台湾逛夜市、体验台湾小吃等生动场景,采写了《一缕茶香,两岸情缘》等稿件,充分展现了省委书记与台湾同胞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小见大,体现了闽台之间的深厚渊源。这些稿件避开了领导走访慰问时的常用写法,更加注重通过鲜活的笔触和生动的现场描写,增强了时政报道的可读性。
福建日报记者深入浦城农村体验农活。
用脚丈量民情,用心感受民生
“做有‘温度’的民生新闻。”
——福建日报群工部记者 赵锦飞
群众的酸甜苦辣,冷暖疾苦,需要我们党报记者深入基层,用双脚去丈量民情。
作为党报群众工作部的一名记者,两年来,我走南闯北,探访海岛渔村,走进田间地头,奔赴偏远山村,采写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民生新闻。
已经记不清多少个深夜,万籁俱静,我们挑灯赶稿,回想读过的诗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确实是别有滋味在心头。但是,我们知道,肩上自有一份担当,那是媒体人“铁肩担道义”的梦想。
坚守,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爱。当看到困难群众无助的眼神,当看到贫困学生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当听到热线电话里满是焦急的声音,我们怎能熟视无睹。用心去感受民生,就是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民众的难处。
去年5月,漳州诏安籍女子小陈挺着大肚子找到本报,她莫名其妙“被结婚”,但是奔波两年,却始终办不了自己的结婚证。在记者帮忙下,小陈终圆结婚梦。当听到小陈在电话中喜悦的声音,我们所有人都替她高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作为一名民生新闻记者,快乐莫过于看到帮助过的群众的笑容。
用心感受民生,党报记者更要从“大民生”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正处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时代,新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随之产生,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这是当下的大势所趋,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最不满意的地方,最期盼的事情,需要我们用脚去发现,更要用心去思考。关注民生,我们责无旁贷。
福建日报记者与华安高山族同胞分享“美妙一刻”。
记者,是一种停不下来的节奏
“功夫在新闻内,受益在新闻外。”
——福建日报驻莆田记者 卞军凯
周五,跟着一位村支书在山上攀爬石板小路,采访一个养猪专业村在“禁养令”之后的艰难转型,带回了被蚊虫叮咬的满腿包;周六,来到烈日炎炎的海边,坐上边检“海飘窗口”,跟随边防官兵体验守卫国门的神圣责任,又带回一张晒得黝黑的脸。返程的路上,我在微信朋友圈里感叹:走基层,真是停不下来的节奏。
选择这个行业,就选择了这样一种节奏。作为最贴近基层的驻站记者,更要抓住紧贴一线的优势,用脚步丈量出这份职业的深度。只有不停地行走,才能得到最新鲜的素材,才能为读者“烹制”出新闻佳肴。
每一处土地,都有其独特的基因和文化,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有其独特的谋生之道。一座座巧夺天工的木雕、一幅幅漂洋过海的油画、一双双通过淘宝卖向全国的鞋子……在莆田,这些独一无二的城市元素,既是一道道亮丽风景,也是一座座新闻富矿,值得我反复地挖掘、不停地思索。
虽然我们驻扎在山区、在沿海,在远离北上广的三线、四线甚至五线城市,但我们在已经到来的新媒体浪潮中,对职业的思考要和上海的“澎湃”一样汹涌澎湃。不仅要传承好一代代新闻前辈的优良传统,还要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下守护好自己的理想和责任,这就必须无止境地创新,因为停下来则意味着被淘汰。
记者,就是一种永远在路上、不能停下来的职业。我们宁愿累倒在路上,也不愿被“拍死在沙滩上”。
福建日报记者在晋安寿山乡采访老地下党员。
深入,才有收获
“深入生活,才有真实而温暖、有亲和力的新闻报道。”
——福建日报驻南平记者 刘辉
记得初入记者这一行,有资深前辈耳提面命,大意是要寻找“那没听过普通话的鸡”。语带双关,一者,这鸡纯属放养,绿色得很;二者,这地方少有外人到访,值得开拓新闻源。仔细琢磨,前辈的意思就是要我深入最基层的地方,勘探那新闻的富矿。
这几年的“新春走基层”,我都有参与,仿佛生动的“走转改”业务课。
所以,与环卫工一起过新年,与他们心对心的交流,让我真心感受到基层老百姓的所需所求,感受到他们对新生活的企盼,感受到惠民政策所产生的巨大效应;跟随外地回福建过年的一家子,近距离了解他们对于不同地方空气质量好坏的真切感受,感受到福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绿色发展带来的长远效益;与纪委干部查公车私用,实地体会他们放弃节假日的辛苦,深切感受到中央政策在老百姓心中的巨大影响力和好评度。
走基层是采访作风的一次有力锤炼,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就能把自己的心与老百姓贴得更近更紧;走基层是转变文风的一次生动实践,来自生活、发自肺腑的群众语言,是老百姓甘苦酸甜、喜怒哀乐的直接表达。
基层是新闻工作的广阔天地,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传承党报的优良传统,扎根群众,深入生活,我们才能保持那份激情与活力,不断挖掘“那没听过普通话的鸡”背后的故事。
福建日报记者冒雨采访福安连家船民。
我在海峡东岸,我在新闻现场
“新闻在哪里,记者就要现身哪里。”
——福建日报驻台湾记者 李向娟
来台湾快60天,大约40天出差在路上、出现在新闻现场,捕捉最鲜活的新闻,找寻最独到的观察视角。
7月23日,台风“麦德姆”穿台而过,带来了一昼夜的狂风骤雨。刚从暴雨中采访归来,我立即赶写台湾防抗台风综述。当晚7点半,就发生举世震惊的复兴航空坠机事件,我又连夜采访坠机事件,向报社传回第一篇空难消息时,已是深夜零时。
24日清晨6时,我冲到台北菘山机场时,人山人海,各家媒体、各方民众都在求得去澎湖的一张机票。“一定要到空难现场去!”我心中的新闻使命感愈加强烈。通过努力,我终于搭上11点半的航班。可是,这架小飞机一起飞就左右剧烈晃动,吓得乘客脸青心跳。
中午,刚抵达马公机场,就直赴坠机点。现场满目疮痍,家属哭声四起。目击这一切,心痛得落泪不止,可是采访继续中。当晚我发回了特写《澎湖空难:悲恸的一天》。因为第一时间抵达现场,记者对整个坠机事件有全面而真实的观察,才能捕捉到最真切的语言,找到自己独到而深刻的思考。
7月31日午夜,高雄发生石化大气爆,整座高雄城沉浸在悲伤之中。次日,我就赶赴气爆现场,现场时不时还有小气爆出现,我冒着危险来回奔波在各个爆炸路段、医院、灾害应急中心……
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无处不在,这才是度过灾难最温暖的力量。救援人员、医护人员、义工等,我聚焦灾难中那些伸出援手的人们,采写了通讯《“黑夜”里的那一抹亮光》。
台风、空难、气爆等突发性事件,只是聚焦台湾新闻的一部分。在两岸合作日趋热络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驻台记者,我以福建日报记者独特的视角,全方位观察与报道台湾的时政、经济、文化、民生等情况,第一时间记录两岸交往、闽台交流的各种盛事,见证传递闽台交流合作的各项成果。
风雨路上,风景无限
“做一个细心的听者、踏实的行者。”
——福建日报驻漳州记者 雷光美
福建,常受台风侵扰。由于可预报性,台风本身不算突发新闻,而台风带来的灾害当属突发新闻关注要点。近6年来,地处闽南的漳州是我省受台风影响最频繁的地区。在防汛抗台风一线,在救灾重建现场,作为党报记者深入其中,倍感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10年,台风“凡亚比”登陆漳浦古雷半岛,我们提前到达可能登陆的区域附近,枕戈待旦。台风登陆时,不仅体验到这一超强台风的“台风眼”奇观,更记录下风雨中各级干群全力以赴的身影。当年,3次台风,漳州都是零伤亡,当地付出的努力可见一斑,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具体、生动的新闻题材。
2013年,台风“西马仑”登陆漳州,积雨云团在龙海长久停留,给当地带来超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我们到达受灾最严重的港尾镇外围时,由于涝情严重,车辆、人员已无法进入。责任当前,我们坚持环绕灾区而行,整整2个多小时才找到进入的突破口,及时发回了现场报道。
在台风灾害等突发事件面前,党报记者不应只是一名旁观者和记录者。在筑堤现场,扛起麻袋,搭把手;在危房转移中,捋起裤管,背上老人、小孩……风雨路上,风景无限。身为党报记者,置身其中,感到荣幸。
相关报道
福建日报创刊65周年特刊:书写历史 担当使命
福建日报创刊65周年特刊:聆听心声 昂首前行
福建日报创刊65周年特刊:拥抱全媒体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