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劳动力外出,乡村面临空心化,怎么实现农业增产增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沙县的新农经
东南网9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谢婷 黄少鹤 通讯员 茅露姬)
近年来,6万沙县农民将小吃店开到全国各地,缔造了这座闽中县城的创业神话。然而,沙县小吃在带动农民致富的同时,作为传统的国家商品粮基地,沙县也面临过半劳动力外流的现状,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形成农村的“空心化”。
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不可逆转;另一方面,青壮劳动力流失,没人愿种地、没人会种地,新农村谁来建设?这片乡土谁来守望?
守望乡土,职业农民如何在田野上淘金
初秋,从沙县城关向西向北,富口镇、高桥镇、夏茂镇等,一路走来,稻浪翻滚,好一幅秋天的图画。边走边访,我们寻找着这幅画的作者。
下午三点多,俞永椿正驾驶着收割机在地里忙碌。俞永椿说:“一天下来可以收割100多亩水稻。”汗水湿透了他的社服。他今年32岁,从福建师大计算机系毕业后曾在三明农校教了5年书,如今他成了职业农民,也是沙县最大农业合作社的带头人。
俞永椿所在的夏茂益鑫农业合作社,盘活流转了附近十几个村的万亩土地,去年总产值1100多万元,利润近两百万元。而他和父母名下就流转了700多亩土地。作为合作社的农机操作手,在这收获的季节,他也是马不停蹄。由于自家的地还没收,他就帮社员们收割。“如果不依靠机械,这一天的工作量过去得雇30个工人才能完成。一年下来,除了自家收成、日常工资外,他们还可以在年底领到十几万元的分红。”
“种田要赚钱,一是上规模,二是上机械。”对于自己的农民生活,俞永椿深有体会。
同样的话,出现在高桥镇海泉家庭农场农场主徐邦泉口中。通过改造和自制机械,徐邦泉家中拥有玉米播种机、收获机、旋耕机等九台机器,他和儿子两人在村里200多亩最差的河滩地上种土豆和玉米,去年纯利润50多万元。“我们买的是北方的农机,没有补贴,但还是值。”徐邦泉的儿子38岁,原来在外面开货车。“很多机械都是我们自己琢磨出来的,很好用。当个职业农民,只要天时好,致富不是问题。”站在三层楼的新楼房门口,小徐自信满满。
“劳动力外出,客观上使土地具备了流转的条件。再通过新技术、新农机等发展规模经营,可以获得远高于过去的经济效益。”沙县农业局局长邓声豪认为,凡事都有两面,政府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扩大效益。“我们的目的,就是吸引这些想种田、能种田的职业农民留下来,帮助他们实现‘有利可图’的发展愿景。”邓声豪告诉记者,如果以传统方式种养,在农村务农的效益已低至多数人都不愿意从事的地步。过去,散户农民种水稻、玉米等作物,扣除农资成本上涨因素,亩均净利润是185.2元左右。按照户均7亩地、夏秋两季都收粮计算,每年种粮净利润还不到2600元。而在小吃店打个杂工,每个月至少4000元。
如何让土地产生应有的农业价值?沙县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一方面出资组建专业的土地信托公司,将全县闲置土地统一流转给农业大户,以提高农时效率,另一方面,县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12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家庭农场商标注册、生产设施建设、新技术推广和新品种引进等。截至目前,沙县已落地农业规模项目126个,农民自发成立的合作社达到183个,家庭农场达到38家。
背井离乡,近万外来农民为何选择沙县耕作
在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职业农民带来了先试者的示范效应,在强烈的发展冲动支配下,不少外来工开始涌入沙县农村。
38岁的马建平来自贵州,2010年来到沙县。在这里,他是依附于“大户下”的“小户”,从沙县宜荣农业合作社那承包了80亩土地,用于种植烟叶。依托合作社后,防治实行统防统治、买种、运输、销售都由社里出面,他可以当个纯粹的农民,只要专心种地,一年后就可以稳稳妥妥地享受收益。去年销售完后,再交完土地租金后,他算算到手了将近9万元。“拿到手的钱,是在老家种田的四五倍。”马建平说。
“农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天灾和市场,普通农民对于市场风险更是毫无抵御能力。而加入合作社后,整体的价格谈判能力变强了,农户只需要从事生产,不必兼顾决策、管理、营销,这是沙县农业吸引外来工的一大原因。”宜荣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陆宜荣说。
为了吸引外来农业劳动力,沙县县委、县政府适时制定了一系列外来工到沙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在户籍上,在沙县有固定住所,并签订承包流转耕地合同3年以上的外来人员,可办理沙县常住户口;在子女教育上,外来务农人员其子女与常住户口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一视同仁,就近接收入学。其中,签订三年以上耕地承包合同的人员,其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借读费;有医保的外地人员,为其办理迁移并在沙县参保;在信用贷款上,给予各种额度的信用贷款支持,同时每年拨取专项项目补助资金。
据统计,在多重因素的刺激下,沙县吸引外来工近万人,外来的新型农民与村民完成了角色的置换,让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
着眼回归,工商资本怎么来“务农”
“农业发展的长远目标,还是要吸引工商资本‘务农’,这才是拉动农民致富和吸引农民回归的高速引擎。”沙县农业局局长邓声豪说。
“乐子鸡蛋,什么都好,就是太贵。”这句很牛的广告语,背后是沙县大通农牧公司对于品质的自信。
随着规模的扩张,该公司也引进了和“散户”合作的机制。“我们把鸡苗养到100天后,提供给农户,这之后饲料以及疫苗都由公司提供。一只鸡卖给农户价是30元,我们回购是35元,再加上鸡蛋的利润,养殖1万羽就可以挣20万元。”大通农牧公司董事长李学财说,这么算下来,农户一年挣到的钱不比在外面做小吃少。
同时,区别于以往的“农户提供产品,公司负责收购”的简单联结机制,大通农牧公司在每个散户的农场都占有25%的股份,控股是为了保证鸡蛋的品质。此外,这种合作也有利于农户申请贷款,在当地农商银行,由大通农牧公司出面担保,每个农户可以贷到2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
“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中间一定要经过职业‘大户’。而‘大户’与农户之间只有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保底收购、股份分红等方式,才能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化经营,让农民分享加工销售收益。”邓声豪介绍,未来这也是沙县扶持农业发展的主打方向之一,县委、县政府将研究出更多相应配套政策,助力该模式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