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为进一步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书育人、敬业爱生的良好社会风尚,支持我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事助学基金会在我省设立了“福建省实事杰出教师奖励基金”,奖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今年首批共奖励在我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义务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00名优秀教师。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实事助学基金会——福建援助项目在行动”专栏,报道部分获奖教师典型事迹。 陈丽萍:不能放弃一个学生
陈丽萍和学生在一起。 东南网9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姗 文/图) 1996年9月,18岁的陈丽萍勇敢地选择了特教工作。十八年来,她不厌其烦地用灿烂的笑容、细致的教学,给予着这些特殊的孩子们一份特别的爱。 “我一定要尽我所能,让这些孩子今后的路能稳健地走。”陈丽萍用一颗慈母之心,培育出一批批能够自食其力的孩子。 “让孩子上学吧!” 作为宁化师范“优秀毕业生”,陈丽萍的选择是出人意料的。 “在很多人眼里,残障孩子上了学也不会有多大出息。可这些孩子也有上学的权利!”面对众人异样的眼光,她没有退缩。 由于当时建宁特校开办不久,很多残疾孩子的家长还不知道这所学校。陈丽萍带上几位老师,跋涉到几十公里外的偏远农村招生。因交通不便,她们常常爬山越岭,有时要走上几个小时,才能到残疾孩子的家中。 有一部分家长并不支持孩子上学。小婷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孩子哑巴,怎么读书呀?再说,家里也困难,伙食费都交不起了。” 面对孩子渴求的目光,陈丽萍心揪紧了:“伙食费学校会解决,生活上我会帮忙照顾!让孩子上学吧!”那时的她,忘记了自己的月工资才几百元,家中还有长年患病需要照顾的母亲。她和同事一次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小婷才得以上学。 陈丽萍没有忘记自己许下的诺言。九年来,她像妈妈一样关心着小婷。遇上节假日,她就把小婷接回家。如今,小婷已参加了工作。逢年过节,陈丽萍总能收到她从外地发来的手机短信。 十几年来,陈丽萍把一个个适龄残疾儿童带到了学校,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了做人。“接受教育,是能帮助他们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潜力最为关键的一环。我们不能放弃一个 学生。”陈丽萍说,这些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了进入社会和照顾自己的能力。 |
相关阅读:
- [ 09-10]福州市庆祝第30个教师节 杨岳:教育发展决胜未来
- [ 09-09]34年离不开山里娃——一位乡村教师的坚守
- [ 09-05]福建省优秀退休教师志愿支教 每月补贴1500元
- [ 09-03]2014“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 94岁潘懋元入选
- [ 09-02]温文彬:上了一辈子体育课的“爷爷教练”
- [ 08-21]男不能穿短裤女不得染指甲 网友热议厦门教师着装规定
- [ 08-12]教育部公布举报电话 六个严禁严查教师收礼
- [ 07-28]福清拟调145名农村教师入城 考试在福清二中举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