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政府投资项目更多向社会资本开放
2014-09-16 07:05:14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李艳 |
分享到:
|
PPP模式有什么好处呢? 对社会来讲,提高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现今,PPP模式正得到财政部等部委的支持,试点在不少地方展开。近日,重庆市PPP投融资模式改革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集中签约了一批涉及资产总额达1000亿元的PPP战略合作项目。江苏也于近日甄选了15个拟运用PPP模式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试点,总投资额约875亿元。 PPP模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此前已在中国掀起过几轮热潮,那么,它究竟凭借着哪些优势能够逆袭重返成为2014年的热点呢?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对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益生解释称,“PPP模式”对政府来讲,不仅可以减轻政府债务负担,减缓地方融资平台压力,还能有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腾出更多的精力放到规划和监管上。对企业来讲,可以降低参与公共领域项目的门槛,拓宽了私人部门发展空间,进一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对社会来讲,通过“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高低效益相配置,产生宏观效益,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杨益生介绍,市政基础设施领域,一些经营性项目很多是能赚钱的,现在由政府的平台企业在做,国有企业由于效率较低老是叫苦说不赚钱。 “以前民营企业主要是在制造业,现在PPP模式让企业进入公共事业领域体现了市场决定性作用,市场能做的政府不做,民营经济能做的国企不做,社会组织能做的政府不做。”杨益生说,通过PPP模式,可以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减缓财政资金背上的“重负”,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从而调动社会资本并发挥各自优势。 推广同时应建立完善制度 同时他坦言,PPP至今也没有完全成熟的操作模式。“没有统一的政策或者合同模式,如果地方政府履约的自觉性不是很好,企业是没有多少法律法规及政策保障的。” 另据有关人士透露,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对企业承诺过高收益率,有企业没有进行充分论证就贸然进入,结果项目运营之后,政府负担不了这么大的支出压力,项目收益就难以保证,这就会出现政府与企业“双输”局面。 “在PPP项目中,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有时很难平衡项目的公共利益与企业利润的关系。”杨益生表示说,在推广PPP模式的同时,也应该要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监管程序以及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这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框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权责对等、激励相容的合作机制,才能实现双方更好合作,获取互利共赢的效果。”杨益生说,“本次省政府推的试点可能就是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名词解释 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通常被称为“公共私营合作制”,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目前讨论的是狭义PPP模式。 广义PPP是指公私合作投融资模式,具体又分了很多种方式,例如BT、BOO、TOT、BOT等。 与BOT相比,狭义PPP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对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运营过程参与更深,企业对项目前期科研、立项等阶段参与更深。政府和企业都是全程参与,双方合作的时间更长,信息也更对称。 东快记者林娟
|
相关阅读:
- [ 08-21]发改委: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
- [ 08-07]福建省禁止社会资本参与公墓建设
- [ 07-28]卫计委放审批权鼓励社会办医
- [ 07-28]北京市卫计委下放专科医院审批权 鼓励社会办医
- [ 06-25]福建鼓励厦门莆田建医疗园区 莆田列为我省社会资本办医试点城市
- [ 06-13]医改红利催生社会办医潮 业内吁政府责任回归
- [ 06-12]发展改革委:正考虑让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入到事关未来发展的领域
- [ 06-12]发改委:以竞争方式尽快确认80项目引进社会投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