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建经济 > 正文

光泽县桃林永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喜与忧

2014-10-22 09:23: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农机种田好 可惜难吃饱

光泽县桃林永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喜与忧

东南网10月22日报道(福建日报  邱盛林 何朝晖)

正值秋收大忙,光泽县寨里镇桃林村的张德友等3人要收割400多亩晚稻,但他们并不紧张。张德友是桃林永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说:“合作社里有3台联合收割机,一天能收稻90多亩,开足马力几天就能收完400亩稻。如果能形成机收市场,我们一个收割季至少可机收稻近2000亩。可田就那么多,哪来这么多稻呢?”张德友的话中透着农机“吃不饱”的遗憾。

桃林村黄岭自然村背山面田,风景如画。站在张德友家门口朝田畈望去,1300多亩的稻香阵阵,金浪翻滚。张德友驾着收割机隆隆地朝稻浪中缓缓开去,助手龚家华随机装袋,不到一小时就完成了3亩田的作业。张德友一边装车一边介绍说:“几千斤割下的湿谷运到烘干厂一烘就可进仓或销售了。现在种田从整地、播种、插秧、田管到收割、晒粮可全部实现机械化,这是一代代种田人的梦想,没想到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上实现了!”

桃林永兴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6月1日挂牌成立,加入社员54个,经营耕地400多亩,拥有智能化温室育秧工厂一座,插秧机3台,施肥、喷药等田管机器16台,联合收割机3台,稻谷烘干机3台,区内设备作业能力可达2000亩,总投资200多万元。

“我们几个农民能办起这样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多亏了党的扶农政策和各级政府的帮助支持。”张德友说,“仅购买农机一项,政府就补助了近百万元。”

种田有了专业合作社,耕地好流转,劳力好赚钱,这是桃林村洲上村民小组吴德良的切身体会。吴德良家6口人却只有4亩承包田。以前儿子媳妇外出打工,可吴德良自己上有年迈老母,下有3岁的孙子,还有4亩田走不开,只好和妻子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地种田。今年他以每亩150公斤粮的价格租给了专业合作社,自己买铲车承包了圣农铲鸡粪业务,每月收入都在近万元。

像吴德良家那样,把耕地租给种植专业合作社,继而从事其他行业赚钱增收,一年胜过几年的,在桃林村就有50多户。合作社根据农户意愿、土地肥瘦及耕作条件,议定田租和价格,租期可多年也可一年,作业可从育秧到烘干,也可只管机插或机收,既可在本村本乡也可跨村跨乡跨县。张德良说:“这样做,除了本社社员服务可享受一定比例优惠外,还能以公平的服务价格拓展市场,扩大机械农业的影响面和普及面。”

桃林村有2700多亩耕地,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经营面积才400多亩,说起这个比例悬殊的数字,张德友和他的合作人虽然信心有的是,但底气并不足。几个人算了两笔账。就人工而言,手工耕作从两犁两耙、播种、插秧、田管到收割、晒干,种一亩田至少要12个工;而机械耕作只需3个工。就成本而言,手工耕作,平均按每个劳力一天130元计算,12个工就是1560元;而机械耕作只需700多元,不仅省了成本还不用那么辛苦,何乐不为呢?

可现实却没算账那么简单。尽管当地绝大多数地方已“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具备机械耕作条件了,但仍随处可见牛耕田、人插秧、手割稻的传统耕作形态。“宁愿自己一天割5分地、省60元钱,也不愿花60元雇机械收割、自己去赚120元以上的活。”张德友说,“这就是农机‘吃不饱’的关键所在。”

采访感言>>>

解答农机饥饿难题

农民梦寐以求的农业机械化,为何“化”到了田边,却拒之不理?

原因不外两个。一是做惯了的要改,存在认知的误区;二是就那几亩地,机耕了,人干什么去?

解题也就两个层面。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的扶持力度,让他们在实践中赢取农民的认同;鼓励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农村落户,让农民有更多比守一亩三分地更赚钱的去处。

那时,农机服务市场大了,农机也就不饥饿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