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建经济 > 正文

福建银行业社区“跑马圈地” 成中小商业银行“突围”之道

2014-11-12 07:26:38 刘丰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华网福州11月11日电(记者刘丰)“上班时间去不了银行,下班时间找不到银行”,如今,不少市民的这种烦恼被一批成立起来的社区银行解决了。

2013年以来,福建银监局积极贯彻落实银监会关于强化社区金融服务有关精神和福建省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商业网点建设的相关要求,先行先试,确定了“有限持牌、风险可控、成本可测、优质服务”的社区支行组建模式。截至9月末,社区银行数量已达到161家。

社区银行占全部网点数量近四成

记者在福建银监局网站上看到,11月5日,招行福州江南水都社区支行获批设立,同日一起获批设立的还有兴业银行三木花园社区支行、亭江社区支行。而就在上个月24日,平安银行中天翡翠城社区支行、福和苑社区支行也得到设立批复。股份制银行正紧锣密鼓地加快社区银行布局的节奏。

自去年6月,兴业银行首家社区支行在福州亮相以来,兴业、民生、浦发、光大、平安、招行、福建海峡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开启了在社区“跑马圈地”的进程。

福建银监局相关人士表示,中小商业银行在居民社区、商圈的内部与周边设立社区支行,顺应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居民向社区聚集、社区向城市周边延伸的趋势。截至2014年9月末,辖区内共设立社区支行161个,占全部网点数量的38.15%,网点平均面积102平方米,平均配备人员4.2人,快速便捷地延伸了服务网络,改变了以往银行网点大多分布于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状况,缩短了对社区居民、小微业主的服务半径。

拼完产品拼服务

遍地开花的社区银行和传统网点有何区别?据介绍,社区支行营业时间为早上9点至晚上7点(或早上10点至晚上8点),并根据季节变化灵活调整,错时服务解决了很多上班族的烦恼。

据监测,社区支行每天17时至20时的客流量最大,占全天客流量的40%左右。同时,社区支行发挥贴近目标客户群体、了解客户需求的优势,提供了一系列个性化金融产品。截至2014年9月末,各行设计并销售了业主贷、夜市版理财等14款个性化的金融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支行设计销售“安愉人生”等系列产品,适应了中老年客户偏爱到就近银行网点面对面交流的习惯,极大满足了中老年客户的金融需求。据统计,社区支行中老年客户占比达50%以上。

在为中老年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的同时,社区银行还拼起了服务。组织各类中老年兴趣小组、结伴旅行等活动,还组织名医问诊、健康咨询、节假日送温暖、为环卫工人供水等公益服务,使社区银行不仅仅是一个金融服务点,还为独守的中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交友平台。

中小商业银行借此“突围”

据介绍,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受网点渠道数量少、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等因素影响,大量通过对公与同业业务快速扩张规模,个人与小微业务发展相对滞后,这成为制约银行进一步平稳快速发展的短板。

社区支行将银行服务延伸到社区、商圈,构建了新型服务渠道,并通过贴近服务、错时服务、特色服务,成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突围”之道,为拓展零售与小微业务、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奠定基础。

各行在社区支行建设初期,就从社区支行运营管理、人员管理、绩效考核、会计核算、安全保卫等维度建立健全了社区支行管理制度办法,为社区支行规范运营提供制度保障。目前,社区支行已实现安全稳健运营。

福建银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末,辖内社区支行平均开业时间175天,个人客户综合金融资产余额99.51亿元,网均7898万元,个人客户户均金融资产约为传统支行客户的4倍;储蓄存款余额35.98亿元,网均2856万元;53家社区支行开办了小微与个人贷款收单业务1094笔,网均20.64笔,个人与小微业务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