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城建 > 正文

乡村文化建设的南安样本

2014-11-20 10:47:25 刘益清林剑波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溪美街道贵峰村吟诗班长年开办。

霞美镇霞美村举办村民排球赛。

东南网11月2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林剑波 通讯员 侯锦超 陈鑫炜 文/图)

核心提示:

2012年4月,南安启动特色文化村创建工作,挖掘部分村(社区)在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特色资源,引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推动基层文化建设。

两年间,南安建成45个特色文化示范村、11个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南安市委书记黄南康说,今年是特色文化村创建工作的提升年,将累计建成特色文化示范村60个以上、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示范基地15个以上。

南安如何创建特色文化村?创建资金从何而来?创建活动对百姓带来什么好处?日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部分示范村和示范基地,进村入户,一探究竟。

霞美镇梧坑村满族文化中心

打造载体文化活动热起来

“这两年,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大,特别是文化这一块。”在南安市霞美镇梧坑村,村支书粘文字告诉记者,该村先后投入近100万元,将撤并后的民族小学改造成满族文化中心,还聘请专家进行规划,设立满族文化史馆、文化长廊和民族文物室。

梧坑村是闽南地区唯一的满族聚居村,全村有1500多人,目前拥有灯光篮球场、棋牌室、台球室等文体设施,解决了以往村民“无处可乐”的问题。其中,藏书2万余册的农家书屋是南安市“大馆带小屋”图书延伸服务点,去年被评为省优秀农家书屋。

在特色文化村创建活动中,南安新建了15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2个文化广场、43个宣传栏及文化长廊,盘活了众多旧祠堂、祖厝、旧校舍等,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

如果说场所是公共文化硬件载体的话,那么,人才队伍就是软件载体。南安利用艺术培训基地、新农民培训基地等,培育了一批文艺表演人才,同时发挥退休老干部、民间老艺人和非遗传承人的作用,催生了不少文化团队和文化能人,有5人被评为省优秀村级文化协管员。

公共文化场所有了,文化带头人有了,乡村文化活动也就火热起来了。

溪美街道的贵峰村,吟诗文化蔚然成风,是远近闻名的诗歌之村。前不久,第28期闽南语吟诗班开班,吸引了近400名各乡镇的学员,还迎来了13个来自连江启明中学的外地学员。贵峰诗社名誉社长、印尼华侨王国明,今年87岁,是他一手创办了吟诗班。从1985年至今,诗社已培养学员9000多人次,教过诗词3000多首。

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每个特色文化创建村都因地制宜,形成“一村一品”,为群众献上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如,梅山镇蓉中村多次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打响了“蓉中文化”品牌;石井镇院前村编印《白云书稿》《杨峰春晓》等书籍,供村民传阅,打造出“红色文化”品牌等。

梅山镇埔仔村图书阅览室一角

多方筹集保障资金聚起来

霞美镇金山村位于晋江上游南岸,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人口2383人。早些年,该村就筹资创建了村史馆、农家博物室、农家学堂等文化设施,近几年又投入200多万元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文体、休闲、科教等活动场所和表演队伍齐全。

文化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从何而来?

针对特色文化村创建,南安建立了资金投入保障机制,2012年起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支出预算,设置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200万元;同时,完善激励机制,设立特色文化示范村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奖励特色文化示范村和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在第一、二批特色文化村创建过程中,南安市政府已投入200多万元,第三批还将投入100多万元。

同时,各创建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发动乡贤、企业家等民间力量捐资助建,探索出企业认一点、华侨捐一点、村干出一点、党委筹一点、共建单位帮一点、上级拨一点的投入机制,解决了基层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

“鸽下自然村文化活动中心占地2000多平方米,投入70多万元,预计明年初可以建成,满足400多人的文化活动需求。”在码头镇诗南村,项目负责人罗锦发告诉记者。

除了鸽下自然村文化活动中心,诗南村还有其他3个文化活动中心,即诗南村文化园、诗口古文化活动中心和诗坂文化活动中心。这4个文化活动中心得到了乡贤的大力支持,获捐500万元,其中,仅柏斯琴行(中国)总监、诗南村老人协会会长吴天真就带头捐款150万元。

此外,梅山镇埔仔村、康美镇梅园村、九都镇新东村等也都获得了社会资金支持。其中,由乡亲捐资建成的埔仔村文体活动中心达3000多平方米,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成为首批特色文化创建村阵地建设的样板工程。

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活起来

南安文化底蕴深厚,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8处、14处、58处,有9类61个项目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历史古迹、革命旧址、民间艺术等,其中30多项与特色文化村创建活动有关,比如官桥镇内厝社区的比干文化、柳城街道下都村的李贽文化、罗东镇罗东村的木偶戏文化。

南安市委宣传部部长黄文福说,在特色文化村创建过程中,南安不仅借助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基层文化建设,同时还系统整理价值较高的文物古迹、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发展文化旅游。

“首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创建特色文化村与改造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结合起来,与发掘文化的经济价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激发他们创建特色文化村的热情。”黄文福说。

卓厝村位于南安“四大山头”之一的向阳乡,地处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生态资源丰富。近些年,该村大力培育芳香产业,建成120亩黄花菜基地和30亩纯种芳樟示范基地,并结合古树群等资源,将特色文化村创建融入到原生态旅游发展之中,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除了农作物种植收益外,每个社员每月可增加一两千元的旅游收入。”该村山夫生态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林连生说。

与卓厝村不同,金淘镇占石村走的是红色文化旅游路径。该村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叶飞故居、红二军游击队队部等10多个红色景点。今年5月,落户于占石村的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也建成开馆。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红色文化名村,目前,占石村已被列入泉州市红色旅游A线首站。”占石村村支书叶志勇说,通过开发文化旅游产业,预计每年可接待游客数万人,为村里增收20万至30万元。

让特色文化为乡村“铸魂”

刘益清 陈鑫伟

记者走进梧坑村、金山村、卓坑村和占石村等特色文化村,亲身感受了南安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体验了特色文化村创建的成果。

2012年下发《“特色文化村”创建活动方案》以来,南安市探索总结出“五个加法”创建模式,即通过“新建+盘活、义送+自办、培养+引进、挖掘+推广、构建+督促”并举并重的途径,让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迸发新活力。

围绕“特色鲜明文化南安”建设,南安市特色文化村创建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营造了良好的民风村风,基层社会文明和谐。

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南安在全省开创了一条特色之路,经验值得借鉴。

培育农村文化特色,这是南安特色文化村创建的精髓之一。当下,基层文化建设常被看作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在南安,当地早早就明确了特色文化村创建的意义,充分认识到文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提振作用,对地方形象和发展软实力的催化功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农村基层文化发展繁荣,做到文化利民、惠民,全民共享。

在很多地方,基层文化建设遇到最大的问题是财力不足,即使硬件、软件配置都上来了,还要考虑怎样保障长期运转。如何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财力支持?南安的经验告诉我们,除了建立起一套靠政府、企业、个人等综合投入的“输血”模式之外,还得把基层文化建设推向市场,双轮驱动,实现基层文化自我“造血”。

目前,农村“空巢化”现象比较普遍,文体活动场所匮乏。而在南安,许多乡村建有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排球场等文体活动场所,每到节假日或寒暑假,到处热闹非凡。南安的经验是,必须发挥人才队伍对文化活动的引领作用,建立完善农村文化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与后劲。

基层文化建设应避免千村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在传承中发展,从积淀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农村文化资源中,挖掘形成韵味独特、内涵深厚的文化景观。从“一村一品”到特色文化村创建,南安的基层文化建设坚持因地制宜,整理富有特色的当地文化资源,并在创新中树立自己的特色品牌,生成了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