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围绕幸福建
今年8月,福建省正式取消全省34个县(市、区)的GDP考核,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新型绩效考评。其中三明市所属的县(市、区)数量在全省最多,一共8个,农业优先的6个,生态保护优先的2个。
没了GDP考核,这下轻松了吧?“轻松不起来呀。”时任建宁县委书记的林守钦告诉记者,“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倍感压力。”建宁是座小城,人口不过15万,工业企业个头小,财税收入盘子小。但是,再困难,也不能吃“子孙饭”。
林守钦介绍说,近年来,建宁县对小型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整顿和规范,对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进行关停、转产和扩建。截至目前,全县23家木材加工企业中,已停产的有7家,通过技改生产其他产品的2家,转型生产毛竹制品的3家,扩大生产规模的4家。
同时,建宁县依托生态优势,下大力气发展现代农业。
5万亩建莲、10万亩黄花梨、12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再加上颇具特色的黄桃、食用菌、无患子等特色农业,虽然政府的“口袋”还没有鼓起来,但农民的收入却是一路上扬。
这,还不能轻松下来吗?
“不能。幸福指数不只是收入增加,我们在很多地方还有欠账。比如教育恰恰是我们的短板。现在农民富了,想着进城,想着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要让全县人民感到幸福,教育质量提升势在必行。”林守钦说,县里把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2013年以来共实施校安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校改造、城区学校扩容、学前教育3年规划建设等项目24个,总投资1.2亿多元。
文明没有边界,幸福没有尽头,只要是利民、为民、惠民之事,也就是文明建设的方向所指。2011年,三明市委提出的“幸福三明”战略,一语破题。
既是山城又是老工业基地,三明城市框架只有沿着沙溪河两岸的一片狭长地带,想找块平点的地,难比登天。2012年,城市北扩进程中,好不容易整出了一块500多亩的平地,各路开发商接踵而至。
反复衡量许久,三明最后还是下定决心,一分不出让,全部建成市文体中心:文化广场、博物馆、展览馆、“客家之光”地标塔、体育场馆……结果,几十亿元的土地财政没赚到,还倒贴进5亿多元的财政建设资金。这是一种算法,还有一种算法:当年第二十五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第一次在客家祖地之城召开,这也是三明首次举办的国际性活动;本已濒临困境的三明歌舞剧团终于有了自己的舞台,文化演出一场连着一场,文化体制改革也有了落脚地……
夜幕之下,站在麒麟阁顶俯瞰三明,文体中心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而对面1979年所建的三明市政府大楼,显得更加破旧,却也更加醒目。
清明出自正气扬
虽然临近中秋,可雷鸣手上的工作没能有一丝的轻松。坐落在三明市区北郊的梅列区碧湖社区,眼下不仅是全市最新、最大的社区——刚刚才建成、没入住完就已有1.2万多人口,而且还有个特点,群众多来自三明所属各周边县(市、区),一个字:杂。在这样的社区当主任,可想而知,活不好干。
“气也没用。既然当了这里的主任,我就得把它治过来。”雷大姐的“治招”很绝——文化活动。通过找开发商和共建单位支持,什么游泳池、网球场、健身房、乒乓球室、露天电影这些硬件设施如今一应俱全,各种各样的文艺队伍10支、志愿者服务队伍7支,最多一支57人、少的也有二十几人,一唱一跳一热闹,人也熟了、心也近了、规矩也就好立了。
“什么是文明?其实就是把一个一个规矩立起来,多起来,用起来,风气就好了。”小小一个社区主任,肚子里“装”的却是一套套朴实的道理。
民风如此,政风亦然。
在坚持不懈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三明市委市政府还同步狠抓全市干部队伍政风政德的建设,并将此作为精神文明中的一个“大规矩”。三明市提出“四个不让”:不让政策在我手中流走、不让差错在我手中发生、不让时机在我手中耽误、不让业主在我这里受到冷落……
有了这样的基础,三明政风清新如海风扑面:全省第一个县级行政服务审批中心诞生在此,在全省率先实施国有资产市场化公开招标运营,全国首批规范县委班子权力运行、监督干部8小时以外作风建设、新任县级领导财产公示等试点建设和经验推广,也全部落地于三明……
有这样两组数据,刚好相互验证:2013年11月,由中纪委会同国家统计局在当地进行的第三方党风廉政民意调查显示,群众满意度为94.5%,这一数据已经连续4年提高。同一年,由福建省组织的群众对该市绩效评议满意度为89.2%,高居全省第一;另一组是福建省投资满意测评报告,三明投资环境总体满意度和软环境、硬环境满意度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20个城市中,又是排名第一。
“两个第一,不是偶然。”三明市纪委常委李道聪告诉记者,“从我这个角度看,政风清明从来都是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和社会基础。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没有政风务实、何来民风朴实?”
开明催生改革涌
“三明医改”,这是当下在全国都叫得响的一项改革品牌。有支持、有质疑、有争议,然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项改革诞生在三明?
“是倒逼出来的。”当年主推这项改革的副市长,如今已身为三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詹积富依然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的窘境:三明并非是当年全国第一批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而当时的现实是医保基金收不抵支、财政又无力兜底。
邓声豪和黎禄松在当年所经历的迫不得已,一点不比这位市级领导小。前者是沙县农业局长,后者是永安市林业局副局长,都是三明市所属市(县)的普通科级干部。不普通的是,他们二人主导或经历的两项改革,在今天的福建或全国,同样赫赫有名。一个叫“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一个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简称“地改”和“林改”。
自本世纪以来,一项项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改革与探索,像连层浪似的,一潮接着一潮,以三明为始涌向全省甚至全国。
“不改是必死,改了最多是我死。”两位局长倒也坦诚。真有如此难吗?邓声豪举了个例子:沙县所进行的土地流转改革中,除常见的规范化、市场化内容以外,还加载了一项“二次受益”的内容,即把本系统内能得到的省和国家级项目的配套资金,以股本形式注入流转地内,由此新增获益部分再按一定比例,对流出地的农民或村进行二次分配受益。
“那可是别人家口袋里的钱。”得知这一想法后,三明市委市政府主动出面,特批市本级层面的各个部门的涉农资金,全力支持,照此办理。去年1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将“地改”经验推广至全省。
肯于让利、敢于担责。说简单点,改革核心就在于此。
“关键还是在于思想观念。”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石建平给记者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画面:“30年持之以恒的精神文明建设,像一场春雨,经过持续不断的冲刷,它最终洗礼的是人的思想与观念。直至今天,春雨变成了春潮,正引领着人们思想与观念的创新,积累为强烈的责任与行动,爆发出强大能量,成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有三十而立,城有三十而兴。今日看三明,还看文明、清明、开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