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文化 > 正文

风景线上的嘉庚故事与嘉庚精神

2015-01-20 07:12:51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嘉庚精神图片进公园林志杰/摄

陈嘉庚资料图

 

集美学村林志杰/摄

集美新城核心区((林志杰摄影林志杰摄影))

东快讯 (记者金川∕文 通讯员林志杰∕图)

从厦门岛内出发,一路向东,快到高集海堤时,映入眼帘的无论是高大壮观的校舍堂馆,还是小巧典雅的亭台廊榭,无一不是琉璃盖顶、龙脊凤檐、雕梁画栋,而细细看去,却又各具匠心,无一雷同,这便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的厦门集美学村。

人称“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式建筑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嘉庚故事”更是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的“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精神深入人心。尽管他已经离去半个多世纪,但他的故事和精神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海外侨胞,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事业之中。

集美学村成热门景点,游客致敬嘉庚精神

由厦门市区经厦门大桥,下桥后即进入集美学村内,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仿佛时光穿越一般,感受陈嘉庚先生生平的点点滴滴。

白石砌墙、绿瓦盖顶,虽是单层建筑却别具风格,这是陈嘉庚先生的故居——归来堂,他的铜像就伫立在归来堂前,眼睛有力地望着远方。“这边就是陈嘉庚先生的故居,他曾经在这里生活了多年,致力于发展集美的教育事业。”导游熟练地讲解着。

1874年10月21日,在集美渔村的一户侨商家庭里,一个小生命呱呱落地,他便是——陈嘉庚。17年后,陈嘉庚漂洋过海前往新加坡,等待他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父亲留下的一大笔债务,但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才智,陈嘉庚带领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本人也成了东南亚著名的“橡胶大王”。

1913年,富贵而归乡的陈嘉庚决心在家乡兴办学校,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他变卖家产,坚持要把学校办下去。而如今,集美学村总建筑面积已达十万多平方米,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

“凭借一己之力,创办规模如此宏大的集美学村,真是值得我们学习。”走在众多游客中,时不时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更有游客教导自己的小孩,长大后一定要来这里上学。

陈嘉庚一生倾资助学,捐资超过2亿美元

集美学村半日游结束后,东南快报记者在嘉庚纪念馆见到集美陈嘉庚研究会副会长陈少斌老先生,作为陈嘉庚先生的宗亲,他也被嘉庚先生的精神所感染着,早年便开始从事嘉庚先生的生平研究,至于已有多少年,陈少斌老先生也已记不清了。

谈起嘉庚先生,陈少斌老先生两眼充满敬重之情,他几次强调,回国捐资助学的华侨不少,但像嘉庚先生一样倾资助学的再无二人。“上个世纪30年代,南洋的企业遇到了困难,资金紧张,但他不忍心放弃对教育的支持,后来把已经过户给儿子的南洋别墅拿回来出售,所得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不仅如此,陈少斌介绍,在当时嘉庚先生还有一句话让他深受感动——厦门大学成立后,嘉庚先生面对企业的困难曾说“出卖大厦,维持厦大”,足以见嘉庚先生的无私与真诚。

“他把全部的家产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上,不止是国内,在南洋也有创办学校,企业遇到困难时也不肯中断对学校的支持。”据陈少斌老先生研究,到1993年,嘉庚先生在海内外捐资创办的学校已有118所,到现在应该有120所,而嘉庚先生捐资助学的金额应该已经达到2亿美元以上。

据陈少斌介绍,在嘉庚先生办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远不止资金的问题,其中师资、人才也是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

“当时的集美就是一个小渔村,本身就少有优秀的教师人才,嘉庚先生便四处托人到江浙一带找老师回来。但这里偏僻,有些人来了一段时间不习惯又要离开,当时的师范学校在两年内换过三任校长。”但是嘉庚先生从未放弃过,在外聘教师的基础上也加强对本地教职员工的培养,为国家输送优秀的人才,当时,不少在集美毕业的学生都远赴南洋的学校任教。

“另一方面,嘉庚先生还考虑到很多华侨在南洋接受的是南洋教育,时间长了便会对祖国没有感情,为了防止侨生外化,就需要优秀的教师教授侨生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在当时也让不少侨生为之感动,后来也踏上见习嘉庚精神的征途上。”陈少斌老先生说。

嘉庚精神感召侨胞侨眷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陈嘉庚先生的故里集美是著名侨乡。长期以来,海内外侨胞侨眷也在嘉庚精神的感召下,热心家乡公益事业,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就在厦门集美嘉庚纪念馆不远处,有一栋饱经岁月风霜的小洋楼,是由旅居新加坡著名侨领陈文确和陈六使兄弟建于1937年的文确楼,如今内部已作为陈列馆,向世人展示陈文确、陈六使的生平事迹,其中最突出的贡献是倡议和创办了海外第一所华文大学——南洋大学,并捐献叻币(马来西亚、新加坡与文莱在英殖民地时期,由英殖民地政府所发行的货币)500万元作为建校基金,并且不断在国内及南洋捐资助学。

而他们捐资助学的善举都效法自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据史料记载,1913年,陈嘉庚先生出资创办集美小学,使得陈家兄弟有机会免费在集美小学读书。随后,陈家兄弟到新加坡谋生时,又先后在陈嘉庚先生属下工厂工作。在嘉庚先生的感染下,陈文确、陈六使兄弟早期便开始注重华文教育事业,捐资助学,甚至在嘉庚先生工厂困难时伸出援手,并支持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国内高校的发展。

陈文确和陈六使只是深受嘉庚精神感召的华侨代表,与他们相似,在嘉庚精神下做慈善、重教育的华侨还有很多。

嘉庚故事遍布大街小巷,成为激励人心的风景线

从集美学村出来,乘车不到10分钟便来到了以“集美学校二校主”陈敬贤先生为名的敬贤公园里。据了解,这是很多集美本地人最爱来散步的公园之一。

走着走着,便听到“克勤克俭,厉行节约”的字句,原来是散步的老人指着头顶上的宣传看板念叨道。据介绍,敬贤公园里前不久多了不少“嘉庚元素”,最醒目的是一幅幅反映嘉庚先生生平故事的宣传看板。

陈嘉庚替父还债、创造商业奇迹以及他回乡创办集美学校、厦大,提议修鹰厦铁路等故事,通过画板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生动地讲述了嘉庚先生伟大的一生。事实上,这组由15个故事组成的“嘉庚生平故事”宣传看板,以及“图说嘉庚精神”系列公益广告,不仅在敬贤公园能看到,在集美的大街小巷、学校企业、社区农村都能看到,它们出现在户外宣传看板、LED大屏、广告灯箱以及工地围挡和公交移动电视上。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集美人,还是初来乍到的观光客,嘉庚故事俨然已经成为集美一道新的风景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