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福建省人大代表: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

2015-02-02 09:21:0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陈晖  
分享到:

东南网2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龙友情)

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勤勉之心,多看看老百姓的口袋、饭碗和脸色;整治“庸懒散拖”,认真解决“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使广大公务人员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政府工作报告对明年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的部署,字字句句掷地有声。作风建设与反腐败,成为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制度笼子要扎紧

作风问题容易反复,抓不紧就会反弹。反腐败工作也是这样,力度稍减,腐败现象就会卷土重来。作风建设与反腐败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怎么办?制度才能管根本、管长远。代表委员们认为,应当健全改进作风和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省人大代表张志文是三明市三元区城东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对近些年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果感触也更深一些。他认为,抓好作风建设,前提就是要出台系统性的规章制度。如,村级公务接待是个老问题,目前当地已经实现了“零接待”,就是得益于一系列的制度措施。“只要形成制度,事情就好办了。”张志文说。

对此,省政协委员、辉扬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新华十分认同。他说,抓作风建设就是要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抓常抓长,持之以恒;要有预警机制配套,抓早抓小,从细微之处及时发现苗头,防微杜渐。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根本上要靠制度。

当然,有了制度的笼子还不够,还需要划定清晰的红线,不能留暗门、开天窗。有了刚性约束,才能够压缩作风问题的反弹空间,铲除滋生腐败行为的土壤。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不执行,再好的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所以,不能仅仅把规定写在纸上、喊在嘴上,而要不打折扣地落到实处。”杨新华委员说,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不能姑息迁就、搞例外变通;对腐败行为必须零容忍,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打“老虎”拍“苍蝇”,努力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还应把权力清单理清楚、晒出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庸懒散拖”须杜绝

“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力有欠缺不怕,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来提升。怕的是态度问题,也就是‘庸懒散拖’。”不少代表委员在讨论时说。

眼下,绝大部分干部是想干事创业的,但也有少数一些人奉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俗哲学,廉而不勤,贪图安稳,疲疲沓沓混日子。

在其位谋其政是底线要求。代表委员们认为,干部“庸懒散拖”,贻误的是发展机遇,危害程度不亚于贪污腐败。“庸懒散拖”,根源在于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为了避免犯错误宁愿不作为的“怕”,在于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懒”,结果自然是不想干事、干不成事,庸庸碌碌而无所作为。

对此,省政协委员、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曾明生开了“药方”——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在真抓实干中激发昂扬的精神状态,在狠抓落实中锤炼良好的工作作风。他建议,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治庸治懒专项整治,给那些在岗不敬业、履职不尽责的人敲响警钟。此外,树立科学的用人导向,针对考核评价、行为矫正、纪律问责等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从根本上铲除“庸懒散拖”的土壤。

省人大代表、福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叶燕培说,监督也不能落下,而且还应该大力弘扬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时倡导的“滴水穿石”“马上就办”“四下基层”等优良作风,向“庸懒散拖”动刀,以好作风提升效能。同时,各单位一把手应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一级一级落实责任、一层一层传导压力,把根治“庸懒散拖”的要求落到实处。

典型榜样该用好

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需要更多谷文昌式的干部。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应当发挥好典型榜样在作风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中的正面导向作用,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每年清明,‘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已成为东山人的习惯。”省政协委员、漳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林熙熙说,谷文昌深入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克己奉公、清廉无私的高尚品德,不仅是东山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今天的作风建设有很大的榜样引领作用,有助于培养既干净又干事的干部。

谷文昌式的干部,如何培养?

省人大代表、东山县委书记黄水木认为,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让干部在学习谷文昌精神中得到思想洗礼,使作风建设成为思想自觉、行为自觉,向“为民、务实、清廉”的目标靠拢。东山县前不久提出了学习谷文昌的22条意见措施,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代表委员们认为,培养干净干事的干部,还需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在管理监督的基础上,妥善处理那些大胆干事中可能出现的挫折,营造敢闯敢干的环境,保证那些作风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人才得到肯定和重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