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不少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畅通的营销渠道、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企业,正把资金投向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等特点的设施农业——
资本跨界 农业升级
东南网4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毓健 方炜杭)
春和景明,正值耕种播种时节。我省民营经济发达的泉州,一股股社会资金流正在田野涌动。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社会资本踊跃进军农业,为已逐步进入设施化、工业化新时期的我省农业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资本跨界淘金
投身塑胶行业20年闯出一片天,如今却一头扎进大棚种起了苗木和蔬菜,不惑之年的陈宗海出人意料地转型了。2012年7月,他投资3000万元,成立福建绿滢生态农林发展公司,开始“跨界”之旅。
春日里,一系列奇妙农事在南安市洪濑镇的一个蛋形大棚上演:墙上一排排蔬菜绿意盎然,树葡萄结出饱满的果实。
“每公斤20元在本地市场供不应求。”陈宗海指着墙上的冰菜说。这个蛋形大棚的各种作物主要供观光游览,而规模化生产则是不远处的连栋设施大棚。这个项目于去年底通过南安现代农业智能温室大棚验收,是南安首家通过验收的农业企业。
陈宗海说,像这样的智能大棚可以通过物联网用手机调节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实现周年生产,但每亩造价高达20万元。他坦言,现代农业比预想中的投入更大,多亏了省里出台推进现代农业的系列优惠政策,建造大棚省里补助1/4,市里再配套补助1/8,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
像陈宗海这样进军设施农业的社会资本并非个例,其动力也不仅仅是因为优惠政策的吸引。
3月24日,在永春县岵山镇,记者看到一片山坡地上,巨型大棚骨架正加紧搭建。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投资2.7亿元的项目,从意向到动工不到一个月。项目负责人福建道畋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陈洪源说,去年12月底,他第一次来永春考察,发现这里的微环境十分适合高山设施农业。今年元旦,镇领导到上海基地参观后十分满意,双方一拍即合。短短一周内,镇里就做通村民工作,完成130亩土地流转。1月26号,施工队进场平整土地,“扣去春节和下雨停工,实际工期还不到80天,当地政府的支持让我们感动。”陈洪源表示。
“忙疯了!”晋江新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美玉用这句话形容刚刚过去的一年。她从2005年进入农业,去年才开始下决心做设施农业,把8个店面的租金1500多万元用于建设300亩大棚设施,她认为,“农产品是刚需,而大棚生产的优质农产品更畅销,即使政府没补助,我们也要全力投入。”
在泉港,一家吊装运输企业去年瞄准设施农业,投入4000万元成立大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龙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相比于企业,农业投资大,见效慢得多,但更稳,产出更长久。”
泉州市农业局副局长陈振荣说,泉州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宝贵,要保障农产品供给就必须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设施农业正当时。在经济下行的当下,敏锐发现现代农业的巨大潜力,社会资本涌入设施农业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农业转型升级
泉港前黄镇古县村,沿着坝头溪行走,一座座崭新整齐的大棚成为田野新风景。去年4月以来,大象农业先后在古县村、坑内村流转土地2600多亩,建起大棚600亩,种植哈密瓜、葡萄、蚕豆、草莓、蔬菜、尖椒等作物。
村民告诉记者,就在两年前,这里还处于半抛荒状态。“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有部分老人零星种些地瓜、蔬菜、水稻,月收入最多一两千元,扣除人工成本,几乎没有效益。”
一个“农业工厂”的进驻,为古县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大棚,记者看到,葡萄种在架子上,下面套种着草莓。今年,他们正在着手种植500亩适合酿造高端葡萄酒的品种,而通过套种可以让效益成倍增长。“我们把企业的模式复制到这里,用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农业,单位面积产出是原来的10倍甚至更高。”
着眼于更立体的开发,大象农业有限公司正在着手利用大棚顶部的空间用于太阳能发电。他们通过引进博士后人才,购买高科技专利,正在实验开发利用硅板等收集太阳能发电。理论上,每平方米大棚每天可发电0.8千瓦时。该项目计划总投资近亿元,3年内在设施大棚上建成15万平方米光伏发电设施,设计年发电能力4000万千瓦时。
这个基地的快速发展也让工业反哺农业有了抓手。目前,每天都有200名村民在基地上班,其中当地老年剩余劳动力占很大比例,平均每个月可带来56万元的工资收入。“不仅有份地租,闲暇时还能在这里打些工,等于有两份收入。”当地村民表示,在基地干活,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而且工作也比以前自己耕种更轻松。
在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翁定河看来,社会资本的涌入不只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更重要的是为农业注入了雄厚的资金实力、畅通的营销渠道、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他们往往还有能力涉足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和旅游观光等下游产业链,为农业转型升级带来活力。
着力“三产融合”
看得准,行动快,在农业这一全新的领域,社会资本对下一步的发展路径不断明晰;延长产业链,加快“三产融合”,打造“第六产业”已经成为他们的共同选择。
“现代农业投入大,见效慢,一旦资金断裂就意味着破产。”张美玉算了一笔账,每亩地除了4万元的大棚一次性投入外,种子,肥料,人工等成本还要1万多元,这意味着每年种植成本就要300万元以上。
张美玉说:“农业不仅仅是耕种农作物,还要延长产业链,也要做好物流、经营、流通。”在加紧与超市对接、打造品牌的同时,她与三明的客商合作种植了20亩西瓜,她提供设施,客商负责技术和管理,产品届时七三分成,进一步减小风险。
陈洪源告诉记者,福建道畋农业分三期完成。“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只是第一步,目标是建好配套的基础设施,逐步建成旅游采摘观光体验的综合体。”
在泉港,李金龙在规模种植葡萄的同时,建冷库和酿酒厂的计划已经启动。他说,农产品也是易碎品,万一滞销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冷库可以让葡萄的销售期延长到5个月,而酿酒厂则可以大大提高葡萄的附加值。据测算,葡萄的亩效益可从1.6万元提高到6万元左右。
对此,有专家表示,“三产融合”并非一蹴而就,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不意味着政府部门可以当“甩手掌柜”,而是要发挥其职能,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土地流转、农业投融资机制创新等难题,形成一个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良性循环。
记者点评>>>
社会资本在广袤田野大有可为
泉州社会资本踊跃进军设施农业,释放出多重信号。
发展现代农业,空间巨大。近年来,关于农村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农业,给企业家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从丁磊养猪,到刘强东种大米、马云投资伊利牧场,互联网巨头们进军农业,表明现代农业建设越来越成为社会资本青睐的领域。
机遇伴随着挑战。不同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需要集约经营,同时面临投资回报期长、周期性波动大等诸多问题。因此政府对设施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引导,不仅是补助建大棚,更要着眼着力于帮助解决土地流转、农忙用工、投融资等难题,助其发展壮大。
资本具有逐利的特征,如何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农业发展的福利十分关键。专家建议,首先,政府部门要规范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防止农地的非粮化甚至非农化;其次,要引导其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社会资本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流出土地的农户的利益,实现资本获利、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三赢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