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事:老兵赴台寻“老对手” 双方约定今日下午见面
2015-04-23 09:03: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2015年4月23日福建日报东南网事版主要稿件: 东南网聚焦鞋博会海博会 “互联网+”助推泉州鞋服产业转型升级 寻找“老对手”之旅引关注 各方助力老兵圆梦 “老对手”约定今日下午见面 邀您一起见证 发微博话题#老兵台湾寻对手#参加互动 赢取精美礼品 吴世泽老先生阅读《福建日报》10版“东南网事”版。 东南网4月23日讯 (本网记者 赖炜娜 周桂枝 缪志涛)4月20日,《我的“老对手”,你过得还好吗》一文在《福建日报》东南网事版头条及东南网首页头条刊登后,社会各方反响强烈。当天,中国日报网、环球网、凤凰网、人民网、新华网等上百家全国知名网媒相继转发了此篇报道。 截至昨晚发稿时,经台湾友人帮忙,吴世泽老先生已经和汤丽珠老人联系上了,并约定今天下午见面。 那么,吴世泽老先生最终能如愿以偿吗?东南网欢迎广大网友共同见证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会面。您除了可以登录东南网专题《我的“老对手”,你过得还好吗》浏览,还可以发微博话题#老兵台湾寻对手#参与互动,我们将每天抽出5名幸运网友,各送精美礼品1份。 两岸友人齐心帮寻 昨日傍晚,东南网记者接到中华海峡两岸文化促进会大陆会长林秉辉先生的电话。据其介绍,中华海峡两岸文化促进会台湾会长谢胜义先生得知吴世泽老先生的心愿后,和协会成员以及台湾多方朋友努力找到了汤丽珠,他们不仅了解到汤丽珠住在基隆,还为吴老先生寻“亲”之旅提供了汤丽珠的联系电话。 东南网记者马上与汤丽珠取得联系。得知吴世泽老先生来到台湾,想与她相见,汤丽珠答应当晚7点与吴老通话。听到这个消息后,吴老先生显得非常激动,激动过后又开始紧张,为了这通电话,他打了两页草稿。 昨晚7点,吴老先生终于打通了期待已久的电话。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但他了解到了汤丽珠老人今年76岁,刚好比自己小10岁,正住在基隆。因为现在眼角膜病变,视力慢慢不好了,她与吴老约定,今天下午4点将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一起与吴老相见。 吴世泽老先生和媒体记者合影。 各方支持寻“亲”之旅 对于此次寻找“老对手”之旅,吴世泽老先生的老伴儿和四个女儿用全程陪同的方式予以支持。三女儿吴惠红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家人都以吴老为荣。当她把此次父亲到台湾寻找“老对手”之旅的报道发到朋友圈时,朋友圈竟然被刷爆了。 东南网视频微博#老兵台湾寻亲#话题一开通,阅读量就上万,不少网友纷纷转发,也有网友表示,吴世泽老先生寻“亲”之旅感人至深,还有不少网友祝福吴老能顺利“认亲”。 看到赴台寻“亲”之旅的报道反应如此强烈,吴世泽老先生觉得“信心更足了”。出发赴台之前,他不仅出门买了几份20日的《福建日报》带到台湾寻人,还买了厦门特产馅饼,准备带到台湾给“老对手”尝尝,甚至研墨书写,希望能够把亲手写的书法作品带给昔日“对手”汤丽珠。 此外,吴老一行乘坐的游轮“海娜号”的工作人员得知此事后,主动联系到东南网记者,表示愿意为吴老赴台寻“亲”之旅提供便利,甚至还为东南网随行记者准备了2张160小时免费WIFI卡,确保网络报道正常进行。 故地重游老人感慨 4月21日上午9点30分,吴世泽一行抵达第一站台湾高雄。他带着老伴站在游轮上,回忆起1946年的高雄。当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百废待兴的高雄满目疮痍,还年轻的吴世泽是坐着小客船来到台湾的。现在故地重游,触景生情,吴老不禁感慨万千。吴老告诉记者,看到高雄今天的变化,他非常高兴。如果可能,他还想找找以前的朋友,一起叙叙旧,顺便了解有关汤丽珠的消息。 上午10点,高雄著名风景区西子湾下起蒙蒙细雨,西子湾并不是吴老到此地的目的,他的目的地是西子湾畔的“国立中山大学”。吴老一边走一边告诉女儿们,“国立中山大学”的前身是1924年改组的广东大学,后来为了永久纪念孙中山先生,1926年改为国立中山大学。1949年,国民党到台湾后,因应社会对高等教育之需求,于1980年成立“国立中山大学”,并以孙中山先生的诞辰作为校庆日。原本同根同源的大学,因为历史原因,分离两地。漫步西子湾畔,吴老说他相信“分久必合,一家人最终还是会团聚的”。 此行的第二天,吴世泽还在老伴儿和女儿的陪同下颤巍巍地走了一公里的路来到了高雄的佛光山。台湾佛光山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圣地,有座世界最高坐佛。吴老不辞辛苦前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点上一炷香,对着佛光山的大佛许上一个愿:“一定要找到汤丽珠他们啊!” 不要让国学教材进课堂流于形式 东南网4月23日报道 (本网记者 王琼 倪斌) 传统文化进入高考是种趋势。近期公布的2016年高考改革方案显示,全国25个省份高考将统一命题,并研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近日,“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透露,首套高中阶段国学通识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将于今年9月出版,预计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而在福建,首套《福建省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将于5月出版面市。 福建版内容更丰富 全国版的国学教材有四册,分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道德经》,学校可自行选择是否使用。不过,据记者近日了解,福建版的国学教材内容更加丰富。 将于今年5月份出版的首套《福建省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由“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课题组研发,在既有的国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福建地域文化特色。预计今年9月,省内课题实验区的学生有望使用该教材。 该教材小学阶段共12册,初中4册,高中4册。小学低年级段以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等课程为主;中年级段学习《声律启蒙》《中国古典诗词欣赏》等,为学生们奠定诗词美学基础;高年级段开始涉及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大家所熟知的福建名茶、福建土楼等地区文化以及福建的民俗文化、历史名人等多个文化主题也悉数入选该教材。 对此,福建省教育厅相关人士表示,福建一直比较重视国学教育,此前高中语文课本上也有《论语》《孟子》《道德经》的部分内容。同时,福建的不少学校也开设了与国学相关的选修课,比如国学诵读、书法、国画、茶艺等。 热议:咋学是关键 针对国学教材进课堂一事,不少教育专家和网友纷纷点赞,认为这一举动很有必要。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教授表示:“国学教材进课堂肯定是件好事,说明我们现在越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这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意义。”网友“花花土豆小”也认为:“早该学学了,再不学中华传统文化全都丢没了。”网友“陌上花开”则说:“希望可以让孩子们学到祖先知识的精髓并发扬光大,学以致用,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死记硬背。” 不少教育专家和网友虽然都对该政策大力称赞,但也表达了对这一政策实施的一些担忧。不少网友表示,这样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教师能否讲解得好,也是网友们所担心的。网友“中华新新青年”就表示:“学习典籍固然好,可是高考改革尚不明朗,英语这座大山还压在肩头。况且教育水平较弱的地方教师水平能否跟上、不流于形式,都是深刻关注的问题。” 而福州大学教授舒展则表示,对于加强中小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她十分支持,但并不看好。“如果高考机制不改变,只是形式上改变,那也只是学生多背几篇古文,加重学习负担。我们应该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用欢乐的心态去欣赏、学习,才能体会到国学的魅力。” 东南网聚焦鞋博会海博会 “互联网+”助推泉州鞋服产业转型升级扫描二维码进入海博会专题 扫描二维码进入鞋博会专题 东南网4月23日讯 (本网记者 王祥楠 谢玉妹 颜财斌) 4月18日,第十七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和第十八届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在泉州开幕,东南网开设宣传专题,并派出强大的报道阵容关注活动盛况。记者在现场发现,在“互联网+”的指引下,企业开始进一步探索创新型商业模式,多数传统制造业把品牌推广与电商相结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本届鞋博会首次亮相的“电商馆”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据了解,电商馆致力于将电子商务服务商、网商与鞋企进行资源整合,让国内外企业与参展商深度对接,为线上企业提供更多订单,进一步提升鞋博会的整体影响力。 本届纺织服装博览会新设立了“互联网+”展区,不仅有电商和微商,更突出“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契合对接。“只要扫描二维码,下载我们的APP客户端,即可从中选择产品进行联网销售。”据拍鞋网华南区招商负责人林祥谦介绍,这是他们整合资源进行移动终端分销体系的一大创新举措,既方便卖家自主选择多元产品一体经营,也可通过转载、分享等功能打造买家市场。 除有甲骨文纺织服装创新云平台之外,富贵鸟微商、我答答、闽和科技、华企商城以及石狮本土知名O2O平台“点送”等将悉数登场。此外,由七匹狼、福诚(中国)有限公司、特步以及卡宾携手民生电商打造的集“产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于一体的“品尚”平台也第一次出现在海博会。这些借助嫁接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或产品折射出石狮传统产业的关注焦点已经由原来的制造转向消费终端,进而也实现了石狮纺织服装产业更强、更大的“全产业链”的形成。 东南网记者采风走访漳州台商区诚信纳税大户 东南网4月23日讯 (本网记者 陈志远)近日,漳州台商区国、地税携手两岸青年开展“寻找最诚信的纳税人”台商企业采风活动。东南网记者与金门大学、台商区各中学师生代表一起,走访台商区诚信纳税大户,参观地方办税服务大厅、观赏台商投资区核心区城市愿景影片等。 在两岸青年交流座谈会上,国、地税负责人介绍了税收与民生保障等税收优惠政策。当地台资企业负责人也与两岸青年畅聊心得,介绍在台商投资区的发展前景,并鼓励两岸青年加强交流和互动、树立新理念,自主创业。 下一阶段,东南网将联合税务部门进行系列报道,围绕税收宣传月活动,创新税宣宣传方式,解读税务部门的便民举措,进一步扩大税宣的影响力。 |
相关阅读:
- [ 02-05]东南网事:代表委员建言“数字福建”
- [ 12-29]东南网事:不动产登记只是“摸家底”
- [ 12-18]东南网事:好建议新呼吁 东南网带您直通屏山
- [ 12-15]东南网事:胃得安,没有;诺氟沙星,也没有
- [ 12-08]东南网事:要想生活更美好 一起关注互联网
- [ 12-04]东南网事:油价“八连跌” 福州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会降吗?
- [ 12-01]东南网事:“消失”的手机信号 盲区地图请你一起绘制
- [ 11-27]东南网事:福州不少安置小区产权证久拖未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