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漳浦保鲜蔬菜保卫战,战势如何

2015-07-26 10:01:4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这几年,保鲜蔬菜出口行业面临外贸形势严峻、国际竞争激烈、国际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下跌等系列挑战,俨然进入寒冬

东南网7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郑艺珺 郭碧燕)最近,漳浦人陈加和趁着生产空档,转战山东市场。在漳浦县大南坂农场工业开发区,他经营了10余年的保鲜蔬菜出口生意。在上个月结束的漳浦保鲜蔬菜产季上,其主打的大葱、胡萝卜、白花菜成绩不俗,创汇百万美元。

这并非孤例。作为我省重要的保鲜蔬菜出口基地,2014-2015年保鲜蔬菜产季,漳浦出口保鲜蔬菜批次、吨数、货值均迎来逆势增长,并实现安全生产国外零通报。

这几年,保鲜蔬菜出口行业面临外贸形势严峻、国际竞争激烈、国际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下跌等系列挑战,俨然进入寒冬。为此,漳浦人打响了蔬菜保卫战。

内忧外患,严冬到来

漳浦的保鲜蔬菜出口起步于1996年。经20年发展,其出口品种已从单一的大葱拓展至10余种,市场也从日韩延伸至东南亚、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逾10万吨,货值近亿美元。其中,漳浦大葱占据全国出口量的42%。

然而,即使是行业龙头,也感到危机四伏。量价齐跌,是当地从业者的普遍感受。

压力首先源自国际经济不景气。漳浦县蔬菜出口协会会长李毅杰表示,由于日本、欧盟等地货币贬值,价格滑坡在所难免。

其次,源于国内无序竞争。“大多数出口企业实际上是跟中间贸易商做生意,不直接面向出口市场,价格机制不透明,引发恶性竞争,互相压价。”李毅杰说,本季大葱出口价从高峰时的每吨1100多美元,一路跌到400多美元。当地蔬菜出口协会曾3次召开协调会并制定保护价,却收效甚微。

再次是越南、菲律宾等地区瓜分蛋糕。“东南亚主要农产品与我们重合,而且要素成本低廉,近年部分国家开始和我们争抢市场,我们的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漳州市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漳浦办事处办公室主任张颖滨表示。

以韩国市场为例,越南出口的保鲜蔬菜享受零关税待遇,而中国企业则要缴纳近30%的关税,漳浦出口企业不得不转战加拿大等新市场。“高峰时,漳浦输韩保鲜蔬菜达1000多万美元,但去年仅有几十万美元。”张颖滨说。

国内同样战局激烈。“随着北方大棚农业的发展,河南等省份大葱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南方多个省市也开始种植大葱,江苏、广西、云南等地的采收季节与漳浦基本重叠。”李毅杰说。

漳浦保鲜蔬菜出口行业的另一大痛点,是日益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自身生产标准体系残缺,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面对苛刻甚至是歧视性的质量标准,我国应对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的成本陡升,国际竞争能力减弱。”漳州市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漳浦办事处副主任马凯阳如是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