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文化 > 正文

阮仪三:留住乡愁 传承中华文明的基因

2015-07-30 10:27:37 林丽明 树红霞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人物名片

阮仪三,1934年生,苏州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法国文化部“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2003年所做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保护规划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2014年,获得美国圣母大学2014年度“亨利·霍普·里德奖”,该奖旨在表彰在建筑规划领域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阮仪三成为第十位获奖者,也是第一个获此奖项的亚洲学者。

核心提示: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在那些鲜为人知的集镇和村落里,完好地保留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基因。一座普普通通的小镇,可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不经意间会泄露出历史的密码。有一位老人,用了十年的时间,走过100多处古村镇,揭开了众多不为人知的古城古镇古村的神秘面纱。他还曾经“刀下救平遥”“誓死保周庄”,在许多古城留下捍卫历史文化遗产的足迹。他就是被誉为“都市文脉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卫士”“古城守望者”的阮仪三先生。

7月22日,雨后初霁的泰宁古城,迎来数十位参加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的专家学者。在明代建筑尚书第前,年逾八旬、满头银发的阮仪三教授格外引人瞩目,访老宅,穿街巷,与古建保护工作者交流……

“像我们今天看到的泰宁古城明清古建筑群,历史信息丰富,气势宏大,这在全国也极为少见。”阮仪三说,希望把这些专属于中国古城镇的文化基因记录下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阮仪三对福建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为福州三坊七巷、漳州、泉州、邵武和平古镇、晋江福全古村、连城培田村做过保护规划。

“福建文化积淀厚重,一代代福建先民在这块沃土上拓荒创业,繁衍生息,营造天人合一的生存环境,在福建的青山绿水间,留下大量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是福建悠久农耕文化的结晶。”阮仪三说。

在阮老眼中,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着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文化记忆的传统村落。其中,有抗倭文化中产生的土楼和土堡、“海丝”文化中产生的蚝壳厝、处于地震带产生的出砖入石独特建筑风格的砖石厝,还有凝聚海外华侨华人、以及80%以上台胞思乡情结的红砖厝。但伴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古村落消失的速度不断加快;许多古村落的原生个性正在逐渐失去;不少传统村落还处于没有规划、缺乏管理的状况。

“保护传统村落就是留住乡愁,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根。”阮仪三说。

福全古村落位于晋江市金井镇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福全古村落具有千年历史,福全港曾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又是东南沿海重要的军事防御基地——所城,现留存有大量的传统民居、寺庙、祠堂、丁字形街巷、城墙、石刻、古树、古井等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遗存,2007年福全古村还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荣誉。两年前村委会在保护规划确定范围内,大兴土木,建设村委会。后来在阮仪三先生的努力下,村委会停止了这一非法行为。当地干部群众也受到了一次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教育。

阮仪三说,来泰宁这几天,收获很大,看到福建全省上下保护传统文化遗存、留住乡愁的信心与决心。“记得住乡愁”,是城镇化中的一种人文理念。他说,福建的乡间如珍珠般散落着大量古村落,对这些宝贝要好好珍惜,留住原来的历史形态。“它们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记忆活体”,要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同时,把历史传统的艺术运用在现代建筑上,这是一种新的开拓,可以让人们追忆美好的情愫,留得住乡愁。

未整修前的周庄古镇

故事1

为了让美丽的地方

免受推土机摧残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编写《中国城市建设史》,阮仪三教授调查了一些古城历史,同时也发现了不少很有特点的古城镇,于是专门对此进行了踏勘。这些成果当时在同济大学城规教研室编辑出版的《城市规划资料汇编》上以“城市志”的栏目发表,得到了广泛好评。在接下来的大拆大建浪潮中,阮仪三抢救了周庄、乌镇等几个历史古镇,尽管如此,周边的几十个古镇仍未能幸免于强拆之难。

10年前,阮仪三开始带领自己的博士生、研究生奔走在中华大地,踏勘并真实地记录下一些不为人知的古村、古镇、古城。在调研过程中,阮仪三带领的团队一方面挖掘历史文化的原始资料,同时也向当地民众传递保护理念、历史遗存价值等。

如今,他们走过的100处历史村镇,已经有30个成为国家级历史名村名镇。“或许我们的呼喊可能使这些美丽的地方免受推土机的摧残,但如何使这些美丽的地方依然留存古朴而和谐的生活,依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2013年《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结集出版,众多的古城古镇古村和历史街区在世人面前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这些原本宁静偏远的村落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眼下,踏勘工作仍在继续。“现在我们做过调研的已经有140多个城镇,过几年,要再集成100个。”阮仪三说。

故事2

“我有时是个

不受欢迎的人”

阮仪三祖籍扬州,世代书香门第。阮仪三童年随父亲居住在苏州。对江南水乡,他既有古建筑学者的责任感,也有发自内心的依恋和乡愁。

“呈现江南古镇历史风情,留存中华文化厚重积淀。”这是他保卫古城的初衷。然而,观念的冲突,让他“处处碰钉子,碰得头破血流”。但保护之路的艰辛,从未让阮仪三的信念有所动摇。

上世纪80年代,他到江苏一个很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古镇游说“规划保护”,还带了江苏省委开的介绍信,结果镇长一口回绝,说不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跑这儿来多管闲事。镇长把他挡在门外,还在院子里大吼:“这两个上海人,食堂里不要留饭给他们,不要卖饭票给他们。”在这种情况下,阮仪三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上世纪90年代,苏州市政府规划了一条公路,要从周庄的西北侧穿镇而过。“这条路会把周庄的古镇格局完全破坏。”阮仪三坚决不同意,他一改平日轻声细语、温文儒雅的教授姿态,横躺在马路中间高喊:“要修路,就先从我身上轧过去!”

“我有时是个不受欢迎的人。”阮仪三笑道。但他表示,无论如何,他要向那些不懂得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官员说“不”。

观点

乡愁不是给外人看的肤浅的风景

“不少国家评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般能得到保护,可在一些人迹罕至的乡村,许多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建筑特色的城镇却只能任其自生自灭。”阮仪三说,新建城镇时,人们往往在建设中急于求成,草草盖起的新建筑淹没了丰富多彩的城镇特色,呈现出“万屋一面”“千城一貌”的所谓“现代化”景观,令人痛心。

“中央城镇化会议公报提出要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所谓乡愁,就是人们对过去生活过的故乡的回忆和感情。回忆包括生活过的场景、风光,这些风光是由什么组成的?建筑。建筑上依附着各种人文、历史、故事,就是产生乡愁的原因。可以通过这些历史建筑延续你的记忆。”阮仪三说,“我们中华的精气神,在民居上的体现最为明显。”

“保护古建筑不是一个文化娱乐项目,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一个城市文化的传承,牵涉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国计民生。”阮仪三说,从古代住房来看,全国各地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建筑样式,包括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土楼、云南的三坊一照壁、上海的石库门……都属合院式建筑。而合院式住宅中天井、正厅等区域的设计处处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理念:敬天地、拜祖先;阖家团聚、和睦相亲;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千百年来这些村落、乡镇被传统的伦理道德熏陶着,被世代相传的耕读文化浸润着。

乡愁不是专门给外人看的肤浅的风景,不是现代喧嚣的旅游产地,不是生造臆想的、仿古做作的粗鄙街市、旧屋、亭台楼阁。阮仪三表示,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当下,各地要切记不能仅仅为了尽快恢复“乡愁”,就做一些急功近利、与原文物历史文化内涵不符的“保护”,绝不能随意添加假古董。

记者手记>>>

坚守学术的良知

再一次见到阮仪三先生,老人依然精神矍铄,出口成章。

“我这辈子所做的事,所能做的梦,就是保护古建筑。因为他们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记忆活体。”

对某些地方官员对文物保护的无知和过分追逐商业利益的行为,他仍是毫不留情面地予以呵斥——

刘邦故里江苏沛县,有条复古的汉街。他当场指出“汉代无街”,并且马上致函当地政府建议取缔。

追逐商业利益,使湖南凤凰古城失去了昔日的宁静,老人直言不讳地对当地官员说,沈从文笔下美丽的“边城”已经消失。

……

“我是一名斗士,谁要是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我就跟谁作斗争。”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面对日渐消亡的古建筑,耄耋之年的他仍在奔走呼告,在一场又一场保卫战中,他始终以一种不妥协的姿态,守护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回忆9年前,与同事赴同济大学采访阮仪三教授,其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老人有着深厚的福州情结:“要看坊巷格局,全中国只有福州独一处!”

他殷殷嘱托:“要原样翻修,不修假古董,重现它们的历史风貌。”

他说:“不要以为我是老保守,我想保的只是祖国艺术文化的遗产,想守的只是中华流传千年的传统!”

“那么多历史遗存今日犹在,是他直接奋斗的结果;那么多历史遗存不幸消匿,也曾留下他竭力相争的痕迹。”著名作家冯骥才如是说。

无疑,阮仪三代表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操守。他不唯上,只唯实,其热爱民族文化遗产的赤子之心感人肺腑。踏遍青山人未老,老人的背影让人不由想起为了中华传统建筑艺术的薪火相传,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以及梁思成、林徽因等中国建筑界前辈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坚守学术良知的勇气。他们,是我们民族昂然挺立的精神脊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