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理禅行禅风的重大突破 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从修身到修心、从渐修到顿悟、从关注未来到关注当下等一系列变革,建立了戒律、管理模式、人事制度等完整体系,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新的佛教,即中国禅。 “慧能把印度佛教理论中国化,怀海把印度佛教组织、制度中国化。这样,整个佛教就中国化了。”本性法师说。 福建丛林道风严整有序,当主要归功于怀海。他一生献身禅宗、光大佛门,自创立清规以来,丛林生活的规范成为僧团信条,且一直延续至今。因此,有人说:“佛之道以达摩而明,佛之事以百丈而备。” 怀海的佛教中国化首先体现在戒律内容中国化上,因为很多印度佛教戒律不适合中国。比如其中一条为,过了中午12点不能吃饭。印度是托钵制的,中国则要自养。自养就意味着必须劳动,这就产生了矛盾。怎么办?怀海提出了中国化的戒律,即“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说今天不干活,就不能吃饭;今天干了活,饭就可以吃。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典型的生活禅、劳动禅。“在怀海的传记和语录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他与弟子们一边劳动一边讨论禅理的生动情景。”本性法师说。 怀海主张用平常心看待人与佛,反对那些脱离现实生活的人。他还劝座下弟子,读佛教经典,不是要从经典求得现成的知解语义句,而是要透过三句外,领悟如何破除一切有无诸法,回归本心、本性。 在管理模式上,怀海吸取了中国式的管理方法。比如,寺院建筑仿皇家居住的建筑来建,方丈升座仪式参照帝王登基模式等;在人事体制上,参照中国古代设左右丞相的做法,设东单、西单。西单执事主要负责检查指导出家人有没有犯戒、犯了戒怎么处理;东单执事负责怎么当家、怎么管理建设等。这一套制度完全是中国化的。 福建禅宗在禅理发展史上有不少重大突破,马祖功不可没。他的禅学宗要,前期为即心即佛,后期为非心非佛,强调无论是人心还是佛性,其终极都是“空”。凡事随缘任运就好,行住坐卧无非佛道,穿衣吃饭都是禅心。 |
相关阅读:
- [ 07-24]西禅寺抗战纪念碑鲜有人知 刻162位殉国警察英名
- [ 07-09]漳籍实业家蔡竹禅故居防空洞立勒碑 告诫后代勿忘国耻
- [ 07-09]上海人进禅堂减压“一座难求”
- [ 06-20]《道士下山》禅意十足 杀青时王宝强泣不成声
- [ 05-26]山水自在心间 台“涛音大师”王太田的书画世界
- [ 05-14]【图片故事】禅意的卡农
- [ 05-08]台湾“母亲节”温馨多元 以花颂爱、以礼寄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