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现存木拱廊桥不到120座,木拱廊桥以其“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集交往、标志、观赏、祭祀等多种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功能,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的“活化石”。 2014年,周宁廊桥匠师张昌智应邀建造廊桥,今年7月10日纯正中国风的廊桥顺利落户德国雷根斯堡,引起轰动。
“我在德国建中国廊桥!”
在德国建造的廊桥桥身
东南网9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周天鑫 李清旺 文/图)
“我在德国建中国廊桥!”8月28日,从德国返乡的周宁县廊桥匠师张昌智开心地说。他建造的廊桥于7月10日在德国雷根斯堡落成,成为海外建成的首座中国木拱廊桥。
中国的桥梁建筑者将古老的技术带到国外,在德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多瑙河邮报几乎用整版篇幅,图文并茂地称道这座“来自中国‘编织’的桥”;雷根斯堡电视台也对此做了“中国南部手工艺人精益求精的中国古代工艺打造出的独特的廊桥即将落成”专访;德国桥梁建筑师Wiesent十分推崇这种“无柱飞桥”和“织弓”结构的奇思妙想,赞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A 八世传承,绵延二百多年的廊桥世家
张昌智是第八代传人,19岁就跟随叔叔建造廊桥。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廊桥建设项目稀少,张昌智与族人不得不放弃造桥营生。一身技艺,却无用武之处。
为了见识具有传奇色彩的廊桥匠师张昌智,记者驱车前往周宁礼门乡后垄村秀坑自然村。这座距离县城55公里的偏僻村落,孕育了一个传承久远的造桥世家。
一路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周宁多桥,缘于这里崇山峻岭和深涧曲流的隔阻。县内有大小山峰661座,海拔千米以上高峰282座,溪流18条,涧水密布。没有桥即没有路,没有路即没有民生。”周宁县博物馆馆长郑勇说,“因此人们发明了这种‘高而曲’的特殊桥梁形式,跨越深涧大河,在群山之间连接起令人赞叹的道路网。”
在后垄村入口,云遮雾绕中,一座雄伟的廊桥横跨在大峡谷上。这座桥于1964年重建,长34.3米,宽4.7米,廊屋高4米,拱跨30.3米,离水面19米。两端桥台都建在悬崖上,其险峻之程度,工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这座桥,是当时19岁的张昌智跟随他叔叔张必珍一起建造的。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张昌智。张师傅个子不高,已过花甲之年。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他参与建设3座木拱廊桥。碧波溪上,古廊桥内,一个传承二百多年的廊桥世家的故事在老匠人的口中娓娓道来。“从木拱廊桥的梁上墨书和桥约可知,祖上张新佑等从乾隆三十二年(1757年),建造寿宁县鳌阳镇仙宫桥开始,经新、成、茂、学、明、世、必到如今‘昌’字辈,共八代人都在延续不断地造桥。”张昌智说起家族的辉煌历史如数家珍。
250多年传承期间,张氏家族新建、迁建木拱桥共达46座,现存15座。仅在《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与传承》一书中,关于秀坑村造桥世家张氏的造桥契约(即承建合同)就有31份,包括浙江景宁的梅崇桥,我省屏南的千乘桥、古田的公心桥、寿宁的张坑桥等。这些桥约现在被收藏在寿宁县博物馆内。
2002年8月,张昌智还应屏南县人邀请,与堂兄弟张昌云、张昌泰三人修复百祥桥。有意思的是,屏南的百祥桥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当时造桥的老匠师就是他们几个人的曾祖。
据考证,张氏先祖与宋朝政权南移有关,大量的中原工匠带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南迁入闽辗转到闽东山区,也将中原先进的木拱桥建造技术带到这方土地。木匠先祖在劳动中不断发明创造,故闽东的木拱桥形似汴水虹桥,周宁成为“廊桥营造技艺之乡”也缘于此。
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廊桥建设项目稀少,张昌智与族人不得不放弃这项营生,回村当农民。一身技艺,却无用武之处。每谈及此,张师傅总是不胜唏嘘。
“现今人们认识木拱桥大多源于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这座优美独特的‘无柱飞桥’的建造技术已经失传。因为自明代以后山西、河南、安徽等廊桥发祥地就没有了虹桥桥式再建的记录。但谁会想到,‘汴水虹桥’竟然在崇山峻岭中‘活’了下来。”郑勇说。
B “非遗”出国,雷根斯堡建起中国廊桥
在德国搭建廊桥,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最关键的是不懂画设计图纸。最终张昌智沿用传统技艺,凭着过硬的技术,不用一颗钉子,完全以榫卯结构连接建造。不用桥墩支撑,桥梁却能飞跨两岸,这让德国人很感兴趣。
张昌智有着娴熟的造桥技艺,但依然坚守在秀坑这个偏僻的自然村里。直到2014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攻读建筑学博士的刘妍找上门,才让张昌智的造桥技艺重放光彩。
刘妍,北京姑娘,多年专注于闽浙木拱廊桥研究。张昌智回忆说,刘妍在闽东寻访廊桥时,曾经找他了解廊桥技艺与历史。2014年秋,德国雷根斯堡一庄园主Heri写信给刘妍,称想在园中建一座中国木桥,经过刘妍的多方考量,张昌智以其八代传承的造桥世家资历,成为最终人选。
“现在不仅能再造廊桥,还能把桥建到国外去,这对我这个住在山坳坳里的农民来说,实在是想不到啊!”张昌智颇有感触地说。
2014年10月,张昌智再出江湖,带领堂兄弟张昌量、张昌仁来到宁德蕉城区,购买了杉木和松木,开始制作廊桥构件,刘妍不远万里前来助阵。张昌智说:“廊桥构件无钉、无铆、无桥墩,完全依赖于榫卯构造搭建,全凭手工严丝合缝,一点也马虎不得。”
经过3个多月的精工细作,所有构件在蕉城区加工完成,今年春,海运至德国。6月中旬,张昌智同张昌量、张昌仁飞抵雷根斯堡,踏上异国造桥之路。
“造这样一座长11米,宽2.6米,离地9米的小廊桥,几乎没有任何难度。”张昌智说,许多时候,建桥才是真正的难点。当桥梁建在深谷或危崖之上,是不可能如在德国施工这般容易,必须在它下面预先搭建密实、稳固而安全的脚手架。因此,周宁的造桥匠人发明了一种巧妙而简单的脚手架系统,使用一对秋千架式的构件,只有一对柱和柱间横梁。借助这套简单脚手架系统,灵巧的造桥匠人攀爬在水面或深渊之上,完成整座廊桥的建造。
张昌智说:“在德国搭建廊桥,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最关键的是我们不懂的画设计图纸,也不知道工程知识,我们在周宁建桥,都是根据地形,就地取材,凭着经验搭建廊桥。”为难之际,刘妍博士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帮张昌智规划设计图纸,使之适应德国的各种要求,使得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纯正中国风的廊桥顺利落成。张昌智沿用传统技艺,凭着过硬的技术,不用一颗钉子,完全以榫卯结构连接建造;不用桥墩支撑,桥梁却能飞跨两岸,这让当地人很感兴趣。张昌智说,廊桥建成后,既有中国留学生主动要求给他当志愿翻译,又有雷根斯堡的建筑师留下电话,表示要与他“切磋交流”。“他们都在说‘langqiao’、‘langqiao’,最后叫廊桥就是叫我了!”说到这,张昌智笑得合不拢嘴。
C 口口相传,廊桥技艺面临失传困境
身为廊桥传人,出国献艺,张昌智倍感荣耀。他希望有活干,能将廊桥技艺口传身授给后人,让廊桥技艺一代代传下去。
木拱廊桥之妙不在于廊,而在于拱,横跨深山峻岭间,远远望去好似彩虹。木是直的,如何变直为拱?秘密藏在桥梁拱架中,即桥面板之下的支撑结构。
周宁县博物馆馆长郑勇说,贯木拱廊桥虽然在跨度、桥长、桥宽、桥面用料形式等方面有一定差异,却有类似的基本结构,主要有桥台、三节苗、五节苗、将军柱与剪刀撑、马腿与桥面板、桥屋、桥屋脊等结构。木拱桥的结构形式是独创的,是我国桥工首创的木构件纵横相架自成稳定的木拱结构,国外古今桥梁建筑尚未发现先例。
木拱桥建造理念先进,几百年前就用“模块化”方法造桥,木拱桥的拱架和桥屋均用榫卯结构形式,可随意拆卸。建桥时,主绳师傅计算好木构件,在桥边预制,运至现场安装。维修也十分简单,如闽东境内的张坑桥、长濑溪桥,在重修时仅拆换了部分腐烂和损坏的苗木,整座廊桥又恢复了生机。
“廊桥首次走出中国,让世人领略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湛技艺。”刘妍说,它是一座连接中德之桥,它连接着乡村社会与现代的国际化世界。
身为廊桥传人,出国献艺,张昌智倍感荣耀。然而回到国内,他依然要面临着技艺失传的困境。张氏作为八代传承的世家,尚有张昌云、张昌泰、张昌智、张昌居等人存世,居然没有一个人被确立为廊桥技艺的传承人。“没有名分就没有桥造,没有桥造就没有生计,没有传承。”张昌智说,近40年来,他们几乎没有承接造桥项目,几个堂兄弟纷纷改行,或外出经商,或在家务农。
而廊桥技艺,一直以来都是口口相传,没有书籍可参阅。每一代师傅都在造桥实践中,带领徒弟掌握绳墨测绘及脚手架、拱架的计算方法。因此,子侄辈中很少有实践经验,尚无一人可以负起建桥重任。
张昌智师傅希望有活干,把廊桥技艺口传身授给他的后人。他希望地方政府在有古韵的景区、农村建造廊桥,不光能凸显地域建筑的特色,也为当地廊桥工匠提供用武之地。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廊桥技艺一代代传下去,把张氏的名字写在更多的桥梁上。桥在,我们就在。”张昌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