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闽南版“韩红”:老年大学圆了歌唱梦

2015-09-23 09:33:57 郑美清 林丽明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企业倒闭欠债、身患多种疾病而万念俱灰之际,62岁的李丽黄,因参加老年大学学习而走上舞台圆了歌唱梦。如今,重拾自信的她涅槃重生——

闽南版“韩红”:人生因学习而美丽

   东南网9月2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郑美清 林丽明 通讯员 许国英 文/图)

李丽黄应邀参加江苏卫视综艺频道“老爸老妈都来唱吧”节目,被誉为闽南版的“韩红”。

“家乡有支歌,啊,一支流蜜的歌,你唱过我也唱过……”18日,在泉州市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的舞台上,以李丽黄为首的石狮红叶合唱团表演了男女声合唱《又唱浏阳河》,优美的旋律,美妙的歌声,激起观众们雷鸣般的掌声。

此时的李丽黄,一袭红色连衣裙,美丽时尚,自信优雅。谁能料到,被誉为闽南版“韩红”的她,可是身患多种疾病的62岁老人。“我能有今天,全托老年大学的福!”李丽黄说。

祸不单行

债务病魔双夹击

“失败和生病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死!”李丽黄同记者提起当年所遭受的挫折和病痛时,爽然的脸顿时暗淡了下来。

改革开放之初,李丽黄从集体企业下海经商,从摆摊卖布到办服装厂,做外贸生意,发家致富后盖了新楼房,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女老板。

然而,受金融危机波及,李丽黄苦心经营的企业倒闭了,欠了上百万元的债。她卖掉新楼房和服装厂设备,还欠30多万元。屋漏偏逢连夜雨,突然间,李丽黄的双腿无法站立,一查,两膝盖髌骨坏死。手术取掉髌骨后,她蹲跪都很难,成了半残疾人。雪上加霜的是,在胃切除大半后,因肝脏问题又出现连续的低烧……贫病交加,李丽黄挺不住了。“感觉天塌了,心死了,万念俱灰。”

李丽黄告诉记者,就在陷入寻死不成、活着受罪的痛苦深渊时,好朋友的一个建议“上老年大学”让她重获新生,闯过了人生低谷。

柳暗花明

舞台上重拾自信

上老年大学,这可是李丽黄过去从未敢做的梦:自己仅上过小学二年级,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再说,上老年大学的不都是离退休干部,哪有平民百姓的份?

“开天门了,我居然也上老年大学了。”李丽黄说,石狮市重视发展老年教育,注重文化养老,让她同成千上万的普通老人一样,坐进了老年大学教室。

她最喜欢听歌和唱歌,老年大学让她如愿以偿进了声乐班。

“说来见笑,上第一节课时,吴丽新老师教唱红楼梦插曲《枉凝眉》,歌名三个字,我仅认得‘眉’字,其他两字只能画圈圈来标识。”李丽黄不好意思地说。

虽然底子薄,但韧劲足,李丽黄倍加珍惜老来学习、一展歌喉的机会,克服重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歌唱中。如今,李丽黄不仅自身素质大为提升,掌握了声乐知识,学会了众多歌曲,不时登台高歌,还担任老年大学歌友会和市红叶合唱团的团长,多次参加省市有关文艺晚会演出,连续5年上两岸闽南人春晚,并应邀参加江苏卫视“老爸老妈都来唱吧”表演等,被誉为闽南版的“韩红”。

“一唱歌,我就什么病痛烦恼都没了。老年大学激活了我死去的心,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演出的成功,给了我战胜病魔、再次创业的勇气。”李丽黄告诉记者,几年来,虽然每年都得去医院躺一阵子,但一出院,她就迫不及待地投入老年大学怀抱,学习、唱歌、演出,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

心活了,人开朗了,思路宽了。凭着自己擅长烹饪的优势,李丽黄二次创业开办饮食店,推出“妈妈的味道——洪兴地瓜稀饭”,竟然成了闽南人的最爱。目前分布石狮、晋江、厦门等地的连锁店已达15家。她早已还清当年债务,还安排了150多人就业。

“我每天都来这里吃饭,这里用餐温馨放心。”21日中午,正在石狮洪兴地瓜稀饭总店用餐的陈大伯说。记者看到,近200平方米的店里人头攒动,不少人在排队等候。

“无论做人做事都要讲诚信,正是凭着这点,粥店才越办越红火。”李丽黄一边忙着给顾客盛粥,一边对记者说,如今,不少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一回家乡,就会来这里品尝地瓜粥,一解乡愁。

余热生辉

文化养老献爱心

“我们时常来这里唱卡拉OK,享受免费放歌的快乐。”夜幕下,石狮市文化馆门口广场上,许大爷放下话筒开心地说。从今年6月起,喜欢唱歌的市民晚上一有空就来,成为这里“激情广场大家唱”的拥趸。这可忙坏了李丽黄,她不仅自掏腰包筹建了这一平台,还义务负责音响,每次都是早来晚归。

而这仅是李丽黄余热生辉、奉献爱心的一个缩影。几年来,她坚持捐款捐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坚持组织合唱团下基层演出;还应邀上泉州市电视台和老年大学课堂,免费传授健康烹饪技艺……

“老年大学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与十年前相比,今天的我更为年轻健康,更显活力自信。”李丽黄希望更多的老人能够像她那样,走出家门,上老年大学,丰富晚年精神文化生活,实现文化养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