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如何养老
——省政协专题协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东南网9月2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严顺龙)
截至2014年,我省60周岁以上人口496万,占总人口的13.03%,已超过10%的老年社会标准,踏入老龄化社会。
面对这个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大计,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省政协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今年常委会专题协商议题之一,组成专题课题组深入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
22日,在十一届省政协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各方共商对策,以期推动我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
委员们认为,未来的养老,不单单是解决老年人的托养问题,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福利型、层次较低的养老服务上,而是包含康复护理、心理疏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个性化、多元化服务,需全社会构建起一个新型的养老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既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填补我省服务业发展短板、拉动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将把此次协商议题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提出具体政策措施,争取国家对我省养老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每年滚动推进一批养老服务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业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引入社会力量激发市场活力
养老服务业,按理是大有机会、商机的产业。现实中,民办养老机构的资质许可认证难、投资回报慢、政府支持力度弱,让多数社会力量对这产业望而却步。
作为较早涉足养老服务业的企业,福州金太阳养老服务中心、海都公众养老服务平台已在省内外打响品牌,目前都遇到发展瓶颈。两家企业的负责人都参与本次协商,建议加大市场准入和政府购买力度,为民办养老机构予以更大的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
省政协常委陈铭福建议,鼓励多元投资,积极支持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等形式兴办养老机构,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工商、税务、水电气等方面的优惠,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
省民政厅负责人积极回应,表示要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提供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加大政府投入和购买力度。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要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养老机构。
省政协常委林荣滨认为,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政府除了引导和支持,更多要靠市场自身调节,要靠全社会合力,走市场化发展道路,这样的产业才能更健康、走得更远。
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
每个地区发展程度不一,每个家庭收入有差异,每个老年人、子女的需求不同,这些都决定养老服务的需求多元、层次不一。
“要采取多种模式,推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农村老人集体养老等符合群众意愿和负担能力的方式。”委员们建议。
社区养老凭借整合资源、成本较低、符合传统文化等优势,逐渐成为当下的养老主流。记者跟随调研组在福州市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看到,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中心为16万居家老人提供的应急救助服务,受到社会欢迎。
省政协常委郭丽珍建议,要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标准,探索“互联网+社区养老”的新模式,推行医养结合、推进市场化经营,总结推广金太阳、海都公众等服务模式,让更多人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培育壮大社区养老服务市场。
而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巢化问题,省政协常委黄家铭建议,要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养老服务场所,条件好的建农村幸福院、敬老院,条件滞后的可建设简易的照料、互助服务点。同时,要为农村养老提供经费保障和基本医疗、文化娱乐。
省民政厅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争覆盖60%以上的村;同时,进一步探索互助式农村养老模式,鼓励农村幸福院与村卫生室整合,使幸福院成为一个多功能的活动中心。
省政协委员杨琳说,对老年人,不仅是有所养,还要有所医。他建议,要发展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
对此,省卫计委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细化医养结合的支持政策,主动跟踪医养结合项目进展,推动公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协作关系,积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
目前,省财政厅正与高校开展课题合作,对完善医养结合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财政政策进行专题研究。
破解用地、人才、融资等难题
省政协委员雷云参与了本次课题调研,他说,一个机构想办养老院,用8年选了14块地,最终还是没法办成。
协商会上,雷云和其他参与课题调研的常委(委员)、企业家代表提出破解养老用地、人才培养、融资渠道、办证许可等问题的建议。
针对办证难问题,省民政厅准备联合省直相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暨管理工作的通知》,分类明确养老机构的设立许可条件。
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我省大力支持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省级全额承担养老护理培训费用,提升从业人员素质,2012年以来省级财政共支持举办各类培训44期,培训总人数3825人。
用地难方面,我省明确对民办非盈利养老机构,可参照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用地政策,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省住建、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加大土地供应,并鼓励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闲置的医院、企业、农村集体闲置房屋及各类公办活动中心等设施改造用于养老服务。
同时,我省正着手成立养老产业投资基金,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融合,吸引民间资本及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出资,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中。
延生产业链培育新增长点
通过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作用,走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这是本次专题协商各方达成的共识。
省政协刘健常委、李笃妙委员认为,要借鉴国外和台湾地区的经验,延深养老服务业产业链,做大产业、增加收入的同时反哺养老投入。省政协常委张宗真建议,要突出福建生态优势,打造一批面向全国的养生基地,吸引全国老年人到福建颐养天年。
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重点拓展休闲养生、健康服务、老年旅游、老年教育等产业,加大老年人用品消费市场的培育,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延深养老产业链条。
“努力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养老服务这个民生短板”“要深刻认识解决养老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协商中,省政协常委(委员)表示,要发挥政协平台作用和人才荟萃、相对超脱、联系广泛的优势,持之以恒地通过调研、视察、协商等活动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