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导向先行,机制体制创新紧紧跟上。 在取消GDP考核的同时,我省在全国率先对各县(市、区)开展了林业“双增”目标年度考核,将森林覆盖率作为各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指标,建立起森林资源保护问责机制,对责任主体实行一票否决。 今年1月,省政府出台《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大幅提高闽江、九龙江、敖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力度,重点流域补偿金从流域范围内市、县政府按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和按用水量的一定标准筹集。同时,省财政每年安排2.2亿元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预算,并整合其他资金0.9亿元用作流域生态补偿金。自今年起,福建流域生态补偿资金将按照水环境综合评分、森林生态和用水总量控制三类因素,统筹分配至流域范围内的市、县(其中闽江流域31个市、县,九龙江流域11个市、县,敖江流域4个市、县),约70%的资金将分配到流域上游的南平、三明、龙岩等设区市的县(市)。 如果说取消GDP考核是“松绑”,那么环保考核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愈收愈紧。 从去年开始,我省率先在全国建立每季度环保督查会,把各设区市的突出环境问题和整改进度情况通报纳入省政府季度经济分析会主要议程,以专题形式对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给予通报,按照问题清单督促各地加大整改力度,最终年度考核结果还以省政府名义通报。 出重拳、用重典、动真格。今年前八个月,全省共检查企业19130家,责令708家企业停产整顿,1627家企业限期整改,移送公安机关追究环境刑事责任58件。 排污要花钱,减排能挣钱。自去年9月27日举办首场排污权交易以来,我省排污权交易金额达1.01亿元,参与企业190家,达成交易422笔。这一做法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将节能减排从外生政策压力转为内生经济需求。 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自觉。到目前,厦门被评为国家级生态市,龙岩等8个市(县、区)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地区,全省建成国家级生态县5个、生态乡镇519个,省级生态县57个、生态乡镇916个,20多个县(市、区)达到国家生态县标准。 绿色,致富的新能量 ——绿水青山亦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不仅是展示清新福建的“金名片”,更是福建可持续发展的“摇钱树”和“聚宝盆”。 保住绿水青山是底线。生猪养殖是我省不少山区农户的致富途径,但一些地方无序发展,带来了面源污染问题。龙津河是九龙江流域内的一条小河流,最高峰时龙津河两岸生猪存栏数有近百万头。小小的龙津河一度成为流动的“化粪池”。 一场史无前例的“禁养风暴”袭来。去年,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提出划出禁养区,全面拆除禁养区内养殖场。今年初,禁养区养殖场拆除和可养区内养殖场改造目标有了时间节点。4月,省政府向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下达生猪污染目标防治责任书。 既要治污,更要致富。治污与致富如何兼得? 生猪养殖基地南平市延平区,探索“养治分离”新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正大欧瑞信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以“畜禽养殖零排放”为目标,专业治理养殖污染。治理后的猪粪可生成20万吨生物有机肥,产生的液态生物有机肥可浇灌2万亩现代设施农田及3万亩山林,共可拉动50亿元以上绿色农业经济。 生猪“下岗”,群众转产。在拆猪圈的同时,罗源县霍口乡政府利用省里发展现代农业和林下经济的政策,引导群众发挥当地山多林多优势,先后成立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以食用菌、油茶、茶叶、毛竹、苗木、中草药为龙头的六大特色产业项目。 有了青山绿水,如何用好青山绿水?在保护的过程中,只有让百姓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获得效益,把“叶子”变成“票子”,才能真正使生态建设成为百姓的自发行为和自觉行动。 因水质清新、空气洁净,闽江上游的顺昌县引来著名玻璃面板生产商欧浦登生产基地的落户。目前,全球80%的苹果手机、电脑触摸屏基板生产于此。该县的埔上镇张墩村大种葡萄,兴起观光采摘游,建起全国首个乡愁馆,引来八方游客,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随着旅游的深度开发,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泰宁大金湖下坊的农家饭馆,老板黄少辉借机把水际村的农家菜做出了名声,主营大金湖有机鱼。目前,每天来吃饭的游客有七八十人,收入一年能达到几十万元。 “生态好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不能守山望山无所作为。”泰宁县旅游局副局长黄小荣说,去年以来,泰宁通过打“绿色、生态”牌,构建“快旅、慢游”产品体系,开发了一批乡村旅游、康体养生、户外骑行等旅游休闲产品,全年度开展群众性的民俗文化活动。2014年,泰宁游客接待量达300余万人次。 |
相关阅读:
- [ 09-11]榕五方面展开新一轮开放开发 优先动建地铁6号线
- [ 08-06]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提供安全保障
- [ 07-30]马銮湾:生态美景入画来
- [ 07-22]“花果山”的生态美与农业观光旅游完美“联姻”
- [ 05-07]以青春之我助力青春妇联
- [ 03-07]生态美 福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要补弱创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