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专治交管“老大难”,莆田有一套

2015-12-10 11:10:12 陈荣富 卞军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两剂“猛药”

治理“摩的”乱象

“摩的”在莆田市区公共交通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市场,专、兼职从事“摩的”生意的摩托车有几千部。为了赶时间、抢生意,“摩的”司机随意闯红灯、U形绕红灯、逆向行驶、随意掉头、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给城市交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过去,由于交警部门对这些“摩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办法不多,导致其藐视交通法则,甚至对交警执法不以为然。为此,莆田交警开出了两剂“猛药”——出动便衣交警和监控追踪,专治“摩的”乱象。

3日上午10点多,机动特勤便衣在新街口例行公事严查“摩的”违法时,发现一辆无牌摩托车载着2个大人和1个小孩从新街口U型绕红灯驶往田尾圆圈。便衣民警立即报告监控中心,并按照监控中心追踪指示,跟踪这辆“摩的”,最终在建绣路下客时将其抓个现行。

“违规不用狡辩,不信到监控中心查看。”一句话,“摩的”司机乖乖跟着便衣交警来到交警大队接受教育、处罚。

从7月1日到8月底,莆田市交警部门开展了以“摩的”为重点的摩托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运用视频追踪和便衣交警当场扣车相结合的新办法,查处“摩的”交通违法。短短两个月时间,莆田中心城区共查处摩托车交通违法1.4万余起,查扣违法“摩的”856辆次,涉及摩托车的交通事故同比下降了46.8%。

“过去,跑了就跑了,逃过处罚;现在不一样,即使暂时跑了,交警也能根据监控视频倒查,追到家门口,想跑也跑不了!”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李洪忠说,此举在“摩的”群体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如今,原本司空见惯的“摩的”闯红灯、U形路线绕红灯现象,已经越来越少见。一位长期在莆田从事“摩的”生意的外地人说:“猫捉老鼠的游戏不敢再玩了,莆田交警有办法!”

一份“黑名单”

专治不文明过马路

行人闯红灯、电动车逆行等交通违法问题,虽然没有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危害大,但给交通秩序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小觑,而且治理难度更大。不文明过马路,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交通管理难题,许多地方对此束手无策,在一些城市,执法人员甚至在路口拉起绳子,拦住闯红灯的行人。

“让闯红灯的行人,进入‘黑名单’!”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预防大队负责人江星舟说,“黑名单”就是由交警部门在公安网上建立的数据库,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位闯红灯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闯红灯次数等信息,相当于一个个人信用平台。

过去,对于闯红灯者,交警能做的就是批评教育。如今可不同了,闯红灯也要付出代价。在莆田市区人流量较大的13个路口,每天都有着装交警、便衣交警在现场执勤,发现闯红灯的行人,就将其“请”到交警部门观看交通安全教育片、在《保证书》上签名,最后将信息录入数据库。

“记入‘黑名单’者在培训驾照时将受到直接影响,必须另外参加交通安全学习教育。”江星舟介绍说,目前莆田市交警部门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款,对于“黑名单”中第一次闯红灯的行人,其在参加科目二、三、四考试前,都要参加一次学习教育。如果在“黑名单”中被记录两次,则需要参加6次学习、晚6个月才能拿到驾照。以此类推,闯红灯次数越多,拿驾照时间越晚。

“闯了红灯,让我很懊悔!”1989年出生的市民小文,在10月26日因为闯红灯被记入了“黑名单”。她说,自己正准备趁着周末时间参加驾考,没想到因为一次闯红灯,拿驾照的时间要晚三个月。据统计,从10月初“黑名单”推出以来,截至12月4日,莆田市区已有2328人因闯红灯被记入“黑名单”。

“如果是被记录三次及以上闯红灯,受到影响的将不仅仅是考驾照。”江星舟说,对于三次闯红灯者,交警部门将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给予行政警告,并将其违法信息在公安网上公开,以后在遇到出国办护照、子女报考公安院校和部队院校等情况时,都有可能受影响;如果是公职人员违法,还会直接影响到其单位的文明单位评比。

目前,“黑名单”已经在莆田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市区闯红灯的人数直线下降。以城厢区田尾圆圈路口为例,闯红灯人数从之前每天数十起骤减至每天1-2起,甚至零违法。经模拟测评,该路口守法率指标已接近全国文明城市考评标准。田尾圆圈路口管理模式正作为示范标本向全市城区路口推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