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将乐黄潭镇筹集基金101万元 为扶贫互助社社员提供贷款担保

2015-12-15 08:07:1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作为将乐县首个扶贫互助基金,黄潭镇扶贫担保基金利用省级扶贫互助试点资金作为种子资金,吸纳13户普通村民出资入股,共筹集基金101万元,为扶贫互助社社员提供贷款担保服务

一家扶贫互助社的金融扶贫探索

东南网12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沙观球)

近日,将乐县黄潭镇扶贫互助社社员、祖教村刚脱贫的村民杨继连申请到了5万元贷款,准备明年种上两烤(约36亩)烟叶,将纯收入在今年3万多元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去年4.5万元的贷款真是雪中送炭,无需抵押物、无需担保,让我们一家实现脱贫。今年这笔贷款能让我扩大生产,以后日子会更好!”杨继连信心满满。

杨继连个人无需抵押物、无需担保就获得贷款,受益于镇扶贫担保基金提供的担保。只要经过扶贫互助社的审查,农村信用社根据互助社社员信用等级和出资额度确定贷款额度,最高贷款可达10万元,解决了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贷款难的问题。

放大种子资金作用,积极尝试金融扶贫方式

2010年,黄潭镇黄潭村、祖教村等5个村申请了75万元的省级扶贫互助试点资金。当年12月,该镇成立了扶贫互助社,将5个村52户贫困户纳入,75万元扶贫互助试点资金作为他们的入股资金;另外还吸纳了41户普通村民,每户按意愿出资入股,每股1000元。

“每个村15万元的扶贫互助试点资金,作为种子资金规模不大,产生不了效益。以前均分到户的资金很少,如让贫困户买羊、买牛脱贫,最终大多连本金都没有了。因此我们将5个村的扶贫互助试点资金统筹使用。另外,我们采取股份制的方法,向52户贫困户赠股56股,41户普通村民入股115股,将全部资金交给三明一家担保公司管理。利息等全部收入的70%用于社员的股金分红,每年每股分红400元至600元不等。”黄潭镇党委书记周润生说。

但是,这种做法很快被叫停,因为资金不安全,而且没有真正发挥扶贫作用。于是,41户普通村民退股退社。

为了发挥种子资金的作用,2014年初,黄潭镇设立扶贫担保基金。除了原有的52户贫困户外,13户农户自愿入股入社(每户出资2万元,筹集资金26万元),加上省级75万元资金,共筹集扶贫担保基金101万元,作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风险保证金,为社员提供无抵押贷款担保服务。社员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一年后归还本息,实现资金循环利用。

据周润生介绍,基金实行封闭运行、动态管理,只为扶贫互助社社员提供贷款担保服务。65户社员中选出5名理事成立理事会,负责审查社员的贷款申请。“设立扶贫担保基金,做大了资金池,这种普惠金融服务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门槛。而且,社内大户还可提供项目,为贫困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周润生说。

去年,祖教村村民杨继连想种植10多亩烟叶,但是农资、土地租金、肥料等要投入5万元,没有抵押物,银行贷不到款,而民间借款利息高,他一筹莫展。还好,扶贫互助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审查了他的产业项目和个人信用状况后,出具了担保意见书,他顺利地从农村信用社获得4.5万元贷款。同村村民杨绍春说,他出资2万元入股入社,社里帮他解决了10万元贷款需求,社里苗木种植能人还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去年他的苗木基地收益5万多元。

如何壮大基金,惠及更多贫困群众,成为探索方向

据了解,黄潭镇扶贫担保基金运行一年多来,已帮助21户社员获得贷款,累计授信额度达210万元,没有出现一例违约,5个村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但是,设立扶贫担保基金这一乡镇扶贫的金融服务尝试,还面临不少难题。比如,基金本金只有101万元,授信额度有限,贫困户不能应贷尽贷。基金想扩容,却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

黄潭镇副镇长杨智明说,13户农户每户出资2万元,他们担心资金的安全,因此对扩容忧心忡忡。“如果其他股东出现问题,由于风险共担,我的股金也要受损。”杨绍春说。另外,设立基金本来是为了让资金抱团,但是一般农户与贫困户的贷款需求出现分化,很难真正帮助到最贫困的农民,而且给他们担保的风险会更大,因此基金理事会有顾虑。所以,一些贷不到款的贫困户抱怨,称股金分红的方式还更实在。

“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基金理事会如何控制风险,兼顾社员生产需求和贷款风险,而且让普惠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的贫困农民,照顾不同贫困家庭的需求,这是我们下一步要探索的方向。”周润生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