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动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增强活力 13.夯实群团组织基层基础。按照“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群团组织,怎么有利于做好工作,就怎么建组织”的要求,创新群团基层组织设置、成员发展、联系群众、开展活动的方式。在巩固按行政区划、依托基层单位建立组织、开展工作的同时,重点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等领域和农民工、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延伸,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抓好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发园区和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建设,不得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撤销、合并或归属到其他部门,不得占用或挪用群团组织干部编制,做到专职专用。鼓励基层在力量整合、平台建设、机制创新上大胆探索。发挥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志愿者在基层群团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加强高等学校群团组织建设,更好联系、引导、服务青年学生和教师。企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作为县或县以上妇联的团体会员,接受妇联的业务指导。 14.创新群团工作机制。群团组织要改革和改进机关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防止机关化、脱离群众现象。健全依靠所联系群众推进工作制度,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做到组织活动请群众一起设计、部署任务请群众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群众一起评议。完善群团组织代表大会制度和委员会制度,明显提高基层一线人员比例。建立重大事项报告、代表和委员履职述职和直接联系群众、接受群众评议制度。完善群团组织事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15.提高网上群团工作水平。支持群团组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健全完善群团组织网络阵地和网络平台,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积极推动群团组织实施上网工程,建好福建工会网、福建青年之声、福建妇女网、福建科协网等各具特色的群团网站,推进互联互通及与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的合作。综合运用网络论坛、手机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打造集政策咨询、创业帮扶、权益维护、家庭教育、心理辅导等为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加强网络评论员、网络宣传员、网络文明志愿者等网宣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网上舆论斗争,形成强大的网上舆论场,弘扬网上主旋律,清朗网络空间。 |
相关阅读:
- [ 11-11]市领导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及群团组织工作
- [ 07-14]厦门市委对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指示要求
- [ 07-13]厦门市委传达学习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
- [ 07-10]《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全文公开
群团工作成效将纳入党委考核范畴 - [ 04-01]推进群团工作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 [ 05-25]莆田市委副书记赖军对全市群团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