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东南网事:回家过年 一个甜蜜的负担

2016-01-07 08:12:4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分享到:

2016年1月7日福建日报东南网事版主要稿件:

回家过年 一个甜蜜的负担

厦门五千义工 引领城市生活风尚

四川一高校规定一学期须在图书馆刷满900分钟引争议

“福建党史”官方微信号开通

“中国偏见地图”娱乐大众还是偏见无知?

东南网联合漳州市总工会举办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年货节

当你忙着抢票准备回家过年,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徘徊在归与不归之间

回家过年 一个甜蜜的负担

 

一位神情不太“轻松”的旅客。摄于福州火车站

东南网1月7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文 实习生 林峰峰/图)日前,重庆一男子,因坐公交时被冤枉偷手机而被带到警察局,民警介入调查后发现该男子竟然打工19年,从未回过家,连自己户口都被家人注销了,而这一切只因男子感觉自己在外打工多年却未赚到钱,无颜见家人。

类似这种恐归的案例,并不鲜见。春节将至,不少人开始忙着抢票,准备返乡团圆,但在城市中还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盼望春节,却又害怕回家;渴望团圆,却又充满顾虑,徘徊在归与不归之间。

分享:N个不敢回家过年的理由

记者在微博话题“今年过年不回家”中发现,位列第一的不回家过年的理由是“路途太折腾,车票难买,为了避开春运客流高峰选择错峰回家”;其次是“工作岗位离不开,春节加班费也高,可以多挣一些钱”;再者是“把父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来过年”。另外,长辈催婚、回家的人情开支太高、工作没有起色……也是多数受访者不回家的理由。

“谁愿意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陌生的城市过年,但回家的压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回家所带来的温暖。”网友施先生告诉记者,他来自闽北一个小县城,在福州从事保险工作4年。前2年业绩好,收入较高,过年回家时给长辈的红包一个就是2000元,给小辈的一个红包300元,所有亲戚都夸他父母养了个孝顺孩子,有出息。施先生说,除了红包,家里的烟酒招待、来回路费、好友聚会等花销也不小,过个年他至少要花费2万元。这2年业绩不好,收入不如从前,他担心家里亲戚议论。“所以这2年,我宁愿一个人待在城市过春节。”施先生说。

网友“石墨一斤”则表示,每次过年回家,长辈的“特别关心”总是让他难以“招架”,所有人见面都会问:“年龄不小了,找对象了吗?工作怎么样?收入呢?”特别是父母一遍又一遍唠叨,实在让人感觉过节跟“过劫”没什么两样!

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不回家的理由有N种,但比起父母的牵挂,我们那点理由真的是微不足道。“父母等了那么长时间,不就是希望大过年的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吗?”一网友说。

探因:家人关心与现实的落差

“看待成功的标准,亲朋好友的期望,会造成焦虑反应。”福州千里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心理分析师华琼认为,“回家过年”之所以让一些年轻人害怕,是因为它不只意味着过年团聚,更意味着家人、朋友所寄予的过高期待。“当回家与成功、有钱、长脸画上了等号,‘没钱’就变成了‘没脸’,而‘没脸’哪还敢‘回家’?”

华琼还认为,长辈对子女的过分关心,特别是隐私方面的“拷问”,也是年轻人不愿意回家过年的一个原因。在长辈看来,一年见不到几次面,问对象、问事业、问收入是人之常情,但在晚辈眼中,这样的拷问除了会让自己“压力山大”外,一点作用也没有,问多了反而让人产生焦虑的情绪。当这种情绪持续累积,就会让人产生逃避的心理,春节不回家的情况就会随之出现。

福建电大公共教育管理系主任赵容分析,“恐归”心理在青年人当中很普遍,这其中既有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的摩擦,又有人在面对超过个人收入水平的消费时启动自我心理保护机制的原因,是社会多元化的具体表现。这样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能够化解的。在一些人眼中,财富、权力是成功的标签。在城里有没有房,有没有一官半职,有没有自己的车,都是成功的标尺。一些年轻人每到过年不管千山万水,都要开车甚至借车回家过年,就体现了这种“面子文化”。

建议:不一定要在春节回家看看

“回家过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它不仅是亲情团聚与人际沟通的机会,更代表着父母的期盼。”赵容说,子女是维系亲情的纽带,逢年过节不回家,不仅伤害了父母的情感,也可能对家庭伦理体系造成破坏。养儿防老,是中国几千年积淀的传统,年轻人只要看淡礼尚往来,回家就是一件轻松而温馨的事情。年轻人不应把回家当作一种幸福的负担,而且常回家看看并不一定要在春节,平时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同时赵容呼吁,国家能够出台更为细致的休假制度,让带薪探亲假落到实处,通过法律来保障中国父母享受团聚的权益。

华琼则认为,父母和子女平常要加强沟通,给予子女多一分理解。“恐归”的人心理相对比较脆弱,属于敏感人群,对他们应给予足够的理解。

“积极调节心理,让自己拥有一个乐归的心态。”华琼建议,“恐归”年轻人要减少消极的暗示,多一些正能量。

五千义工 引领城市生活风尚

三周年庆典上,现场的城市义工跳起了健康操

东南网1月7日讯(本网记者 卢超颖 文/图)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三岁啦!2015年12月26日下午,数百名思明城市义工在区政府大楼汇聚一堂,自发组织文艺汇演为“共同的家”庆生。活动现场授予221位城市义工为思明区2015年度星级义工,并表彰6个优秀义工家庭。

自2012年成立至今,思明区城市义工志愿服务品牌效应凸显,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10支,设立固定义工服务点30多个,连续开展188期周末志愿活动,拥有注册会员5000多人,更吸引广大市民群众投身“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实践活动,构建新型城市人际生态,引领城市生活新时尚。

无言感动 义工付出收获成长

221位2015年度星级义工、6个优秀义工家庭。三周年庆典上,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为他们表彰颁奖。对义工们来说,奖状代表的是荣誉,而他们得到的回报远不止这些。

文强(化名)是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唱歌出专辑一直是这个“星星的孩子”的愿望,而这也被大姐杨冬梅记在心里。自“身边好邻居”牵手以来,义工杨冬梅利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一直关心和帮助他。从耐心引导,寻找声乐老师指导到陪伴练习歌唱曲目,最终,文强站上了三周年庆的舞台上。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一首《浪漫的事》让在场的义工们感动至深,也让杨冬梅热泪盈眶。从台下的言不成句到舞台上的风采自信,文强判若两人。杨冬梅感动地说出“谢谢你,文强”,仿佛道出了所有。

行动感染 义工行动蔚然成风

爱的路上,有你有我。从组建城市义工到拥有注册会员5000多人,仅过了三年光景。对四星级义工陈琛来说,志愿工作从开始时的举步维艰到如今的蔚然成风,是她这三年来感受到的最大变化。

三年前,曾厝垵刚从一个小渔村转型成为“文创村”,蜂拥而至的商家和游人让这里成为了厦门新兴的旅游景点。为了共同维护曾厝垵的文明秩序,城市义工挨家挨户走入商户签订“文明公约”。虽然开始时总不被理解,但随着志愿工作的深入和义工们的细致讲解、耐心劝导,不少商户也主动加入了义工队伍。

现在,在曾厝垵村口的义工服务点,城市义工们为四面八方的外地游客提供着景区的路线指引、景点讲解服务和文明旅游引导,受到了商户和游客们的欢迎。

精神感召 义工队伍日渐壮大

2012年6月思明城市义工志愿行动启动以来,义工们默默地奉献着爱心,无声地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义工队伍中既有年近古稀的老人,也有稚气未脱的小学生;既有企业白领,也有家庭主妇。

无论是社区服务,还是健康救助,抑或是环境保护,到处都有“感恩生活、爱心思明”城市义工的身影,传播着文明大爱。

他们中有“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王忠武;“中国助人为乐好人”蓝永生;“全国优秀敬老志愿者”沈雅玲、戴白燕;“全国最美家庭”许志仁家庭……这些被誉为“最美厦门人”的思明城市义工,让“有空做义工”成为厦门这座文明城市的新风尚和新常态。

一学期须在图书馆刷满900分钟

四川一高校如此规定引争议

东南网1月7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日前,四川一所高校出台规定,一个学期学生必须去满30次图书馆,每次不低于30分钟,否则影响期末成绩。这一规定不仅引发学生们吐槽,也引起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形式主义,是作秀;也有人认为,学生不自觉,施加点压力是应该的。

吐槽:形式主义,达不到效果

对于一学期须在图书馆刷满900分钟的规定,许多网友表示不赞同,认为这样的做法流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效果。网友“芊芊”说:“学校希望学生好好学习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是学习在哪儿不是学呢?为什么一定要规定在图书馆呢?”网友“天边云霞”则认为,用这种强制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不满,让学生有抵触情绪。“何况,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算在图书馆待满了时间,但是没有真正地学进去又有什么用呢?”网友“洛神”也表示,学校规定未达到时限的影响期末成绩这点不合理,“去图书馆的时间凭什么和考试成绩挂钩呢?教室也可以学习,大家一拥而上去图书馆反而影响学习效率”。

赞同:学生不自觉,学校该有措施

也有网友认为,学校这一规定虽然未必完全合理,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网友“清清水”说:“学生还不成熟,很多时候学习不自觉,学校的确应该施加一些压力,让他们重视学习。”网友“那些年的美好”说:“也许强制学习让人不太容易接受,但是在图书馆多待上一段时间总归是有好处的,等学生们毕业了就能明白学校的苦心了。”网友“明月为证”则认为,学校的这一做法初衷是好的,也希望更多的高校出台类似规定,“至于具体的规定可以事先征求学生和老师的意见,这样大家更易于接受”。

专家:借书证使用频繁可适当奖励

对于在图书馆必须刷满900分钟这一规定,福州大学社会学教授甘满堂认为,这一做法的确不太合理。“台湾的一些高校出台了一些办法,例如一个学期统计一下学生借书证的使用情况,并且根据这一情况公布排行榜。学校对借书证使用排名靠前的学生适当地奖励,但排名靠后不进行惩罚。”甘满堂说,这一做法值得借鉴,一方面可以真正了解学生借阅书籍的情况,另一方面又不会给学生太大的压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福建党史”官方微信号开通

东南网1月7日讯(本网记者 王琼)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使用。这是继“中共福建历史网——海西红色在线”网站群之后又一“互联网+”党史宣传新阵地。

公众号“福建党史”是以全方位、多视角展示中共福建历史的地方资源特色;整合时空,漫说风云,细数中共历史上重要事件、人物,革命建设辉煌岁月和曲折道路;通过党史宣教,传播红色文化,引领正面政治思想舆论。主要发布内容有党史资讯、党史史实、党史故事、党史锦集等。手机用户通过搜索公众号“福建党史”(fjds123)或直接扫描二维码即可轻松关注。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订阅。

“中国偏见地图”娱乐大众还是偏见无知?

东南网1月7日讯(本网记者 郑思楠 整理)最近网络流传一份“中国版偏见地图”,展现了各个省份在网友眼中留下的种种印象。据百度称,这份“偏见”地图以地域为维度,通过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用户个性画像,以趣味大数据形式体现中国各个地域网民们的关注导向,真实还原不同地域的价值观。

在这份地图里,几乎每个省都被“黑”。其中福建在北京人眼中的标签是“湿漉漉的南方”,在东北人眼里的标签是“南方蛮子”,在湖南人眼里的标签是“运动鞋”……

对于这份“偏见”地图,有网友笑称,这不过是娱乐大众,一笑而过就好;也有网友认为,这种地域偏见源于无知,中国是一个大家庭,不管哪个地方都有优点有不足,应该摘下有色眼镜,客观对待。

网友评论>>>

@是给宥拉的:这么多偏见,还不是因为无知!

@莫仦曦:看不懂,中国每一块土地在我心中都是神圣的。

@任阿嫩:中国什么样,河南什么样。

@最好的凯源啊:确定不是在黑东北?

@啊酷似好少年:山东获得全国人民一致好评。

@就是戴曼玲_:大广东不服,粤语那么好听,你们居然说它是鸟语?

@AKI-再眠一冬:家乡在我心中永远最美,一点都黑不得。尊重你们的家乡,也请尊重我的家乡。善恶、富有与贫穷也不过朝夕之间的事,这种话题以后少说。

@冰冰冰淇淋mml:还是地域歧视在作怪,这是不对的。

东南网联合漳州市总工会举办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年货节

东南网1月7日讯(本网实习记者 王亚男 文/图) 元旦期间,一场主题为“红红火火过大年”的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年货节活动在漳州蓝田开发区举办(下图)。

本届年货节由漳州市总工会、东南网漳州站、融信未来城联合主办,提供展位30余个,涵盖有服装鞋帽、食品蜜饯、调味品、日用百货、糖酒饮品等年货必备用品。来自全市各家优质企业带来汇聚漳州各地名优特色产品,满足广大外来务工人员一站式的购物需求,现场还有娱乐节目和爱心义卖“助兴”,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浓浓的喜庆色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