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经济 > 正文

莆田鞋业:自创品牌 转型升级进行时

2016-01-07 09:14:05 陈荣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展望·这样说

增强创新意识加快发展步伐

东南网1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荣富)莆田是我省传统制鞋大市,也是我省鞋类出口重要基地。三年前,受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国际贸易保护和技术壁垒不断加剧,国内鞋类出口企业普遍陷入困境。关键时刻,莆田政企合力,助推鞋企奋力爬坡、逆势突围。

三年后的今天,伴随着时空转换,莆田鞋业呈现出何种态势?不愿转型或转型慢的企业,曾经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一些老牌企业深陷困境,给整个产业敲响了警钟。

守旧代工,只能被动挨打、甚至出局。而如同新路、郭氏、双驰、洛弛等一批企业在创新中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也给制鞋业带来这样的启示:唯有创新、加速转型升级,才能闯出一片天。

过去,代工企业只要引进一二条生产线,就可以接到订单,至于款式、材料、色彩等要求,也只要“照葫芦画瓢”,按量计酬。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人力、原材料成本上升,代工业务进入“竞价”时代,此时,许多代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尴尬状态。接订吧,就得亏本,因为费用高于利润;不接吧,工厂闲置,一大批员工还得支付工资,也得赔本。

要走出尴尬困境,就得转型升级、另谋出路。而这样的转型升级,必须是以创新为核心的,包括理念创新、设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而这样的创新,谈何容易?成立研发团队,需要引进人才,需要支付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费用。引进或更新设备,也是少则数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培育一个品牌,费用更是难以估量。这些,即便是对于一个产值上亿元的代工企业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

长期的代工模式淡化了企业创新意识,而缺乏创新,就成了代工企业迈不过的一道门槛。可喜的是,短短三四年时间,当记者再次走近莆田代工鞋企,看到的更多是研发设计能力的比拼;与企业主座谈,听到的更多是创新的话题。

创新意识强了,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就快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