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经济 > 正文

价值千亿的铁观音品牌能教给我们什么?

2016-01-26 08:39:30 何金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价值千亿的铁观音品牌能教给我们什么?

东南网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近日,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国际贸促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联合发布的2015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中,我省“安溪铁观音”区域品牌以1401.38亿元的品牌价值,列全国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首位,综合品牌排名第五,成为我省价值最高的品牌。

近年来,国内红茶、绿茶、黑茶、黄茶、白茶等茶种竞相崛起,并对传统茶种市场构成冲击。在多维竞争格局下,安溪铁观音作为一个区域型的乌龙茶品牌,缘何保持如此之高的品牌价值屹立不倒?记者以为,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从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保护角度入手。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2004年,安溪铁观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事实上,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安溪铁观音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对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发展和品牌提升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不过,在记者看来,安溪铁观音的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只是第一步。事实上,不乏一些获得该商标的区域品牌,并未获得像安溪铁观音茶一样可观的快速发展。记者以为,安溪铁观音成功的秘诀之一,很大程度上在于安溪政企两界对这一品牌持续有效的经营。

有别于一般的可持续复制、可批量化生产的工业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本身的产量并非是可以无限放大的。近年来,一些地方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进行了工业化量产或贴牌生产,导致产品质量和品牌含金量严重下降。安溪铁观音茶吸取了这些失败教训,在产量方面一直在进行有效管控。统计显示,2014年,安溪茶园面积达到60万亩,比高峰时还减少了8万亩。种植面积虽下降了,但当年158亿元的涉茶行业总产值却刷新了历史纪录。种植面积减下来了,档次却上去了,“以价补量”的做法获得了成功。在由数量到质量、到效益的转变过程中,安溪铁观音茶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含金量得到了体现。

作为一种食用农产品,农残、化肥使用等绿色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一地理商标的市场号召力。在这些指标上,经过摸索,安溪这几年借助现代检测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监管方面实现了突破。如今,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下,安溪茶农用的每一种肥料和农药都有“码”可扫,全程可控可溯,让消费者完全放心。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安溪铁观音茶品牌”,这是安溪人对这一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态度。去年以来,针对各地对安溪铁观音此起彼伏的肆意冒牌现象,安溪专门成立了打假小组,几乎常年北上南下,忙碌在打假一线,有效维护了品牌的声誉,防止“劣币驱逐良币”怪象的出现。

此外,记者以为,与其他茶品类种子品牌相对较少的状况相比,安溪铁观音的最特别之处就在于围绕这一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孵化出一大批子商标。八马、魏荫、魏氏、华祥苑……近年来,一大批安溪本土茶品牌腾空而起,在业界掀起了一股旋风。从规模批发到专卖店经营,从请明星代言到电商销售,这些子品牌总是与时俱进,引领全国茶业发展风气之潮流。在提升自身品牌含金量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安溪铁观音整体品牌的附加值和影响力。

1401.38亿元的品牌价值,对于安溪铁观音茶来说是一个辉煌的成就,对于福建来说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省是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大省和茶产业大省,目前,已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产品66个,位居全国前列。从安溪铁观音的成功运营过程中,充分提炼出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产品的经营管理经验,让一枝独秀变成百花齐放的满园春色,这一工作理应获得我省相关部门的重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