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镇鹅山村村民驻足观看道德文化墙。 平川镇业余讲师团进社区宣讲。 当地孝老爱亲模范邓秀英上了大禾乡道德文化墙。 东南网3月10日讯(福建日报通讯员 钟茂富 王发祥 本报记者 刘国军 文/图)几乎每个村都有图文并茂的道德文化墙,每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都有“仁、孝”等不同主题的文化公园,每天都有来自乡村的业余讲师团成员,给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老爷们儿、抱着儿孙的媳妇大娘说孝道、讲伦理……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图书馆的典藏,而是民众的生活向导。”在这一理念引领下,武平县因地制宜推进道德文化墙、道德文化主题公园、好人数字体验馆建设,并组建县乡村三级业余讲师团开展宣讲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像空气一样可感可知、无处不在,成为引导人们向上向善的力量。 “图说”上墙,道德文化润人心 “和为贵、孝当先、诚立身、俭养德”“有德者,品自高”“辛勤换来五谷丰登”……走进武平县十方镇黎明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吸引人眼球的不仅是整洁的村容、文明的乡风和优美的环境,村道两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墙体文化”,也让人眼前一亮。 漫步整个主题公园,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孝道文化等都栩栩如生地“映”在宣传墙上、休闲走廊上、农民文化广场上。这些通俗易懂的文字配以生动形象的漫画,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吸引着众多过往群众驻足观看。一位肖姓大爷牵着刚入幼儿园的孙子的手,说:“每天接送孩子路过时,都会在这里停留一下,教孩子认认墙上的字,讲讲做人的道理。” 一年前早春的一天,武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日朝带着调研组来到黎明村,晚上住在村部。他深入村子走了几个来回,发现黎明村和他曾经工作过的一些乡村大同小异: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村部仅有一块陈旧的黑板报和宣传栏,有不少婆媳不和、老人得不到赡养、聚众赌博等不文明现象……通过这次调研,更坚定了县委宣传部的工作思路:建设道德文化墙,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同时组建业余讲师团,把优秀传统文化送到村里,送到老百姓家里,种到老百姓心里。 经过9个月的建设,黎明村道德文化主题公园落成。“树起文化墙,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从书堆里走出来,‘树’在群众的眼前,以‘图说’的形式重新回归到民众之间,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钟日朝说。 去年下半年以来,武平县在17个乡镇214个村全面开展道德文化墙建设,开展接地气、互动式的“柔性”宣传。各乡镇结合当地实际,在乡(镇)村主干道、圩场显眼处,县城人口流动大、位置醒目、社区活动场所建造一批道德文化墙或道德文化主题公园,将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文明礼仪、传统美德、美丽乡村建设、村规民约、善行义举榜等方面内容,通过因村制宜、图文并茂的形式,绘制老百姓喜闻乐见、富有地方韵味的道德文化长廊,传播道德正能量。 目前,武平县已有157个村完成了道德文化墙建设,16个村推进建设道德文化主题公园,让群众在“图说”的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休闲娱乐时受到熏陶教育。 |
相关阅读:
- [ 03-09]男子图好玩 造谣被拘留
- [ 02-25]武平县廖卓文县长安排部署当前安全生产工作
- [ 02-17]武平县安监局多举措做好节后非煤矿山复工安全生产工作
- [ 02-16]武平县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 02-04]武平县廖卓文县长带队开展节前安全生产综合督查
- [ 02-03]看山区穷县武平的财政发展轨迹:提升源于创新
- [ 02-03]武平县廖卓文县长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