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李文溥 根据需求结构转换基本趋势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文溥 在现阶段,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清楚地认识向发达经济体过渡而发生的需求结构转换基本趋势。 目前,中国进入了向发达经济过渡的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出现了新一轮升级转换趋势。以住房交通和食品衣着等实物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逐渐转变为服务消费与实物消费并重的消费结构。新的需求有可能很快替代高速增长了近20年的住房交通消费需求,成为未来10到20年之内中国经济的主要新增消费需求动力。然而,与居民消费结构正在悄然升级的趋势相悖的是,投资结构却并未随之发生明显的结构性改变。投资和消费需求结构相悖使得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同时并存。一方面,1999-2015年,所有工业行业的产品库存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2.1%,其中与房地产业、交通业息息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均呈现出更高的产品库存年增长率。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产品,尤其是与过渡阶段居民消费升级方向相关的第三产业主要是医疗、教育等产品供给却严重不足。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但这并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供给结构不能满足需求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调节供给结构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下一个阶段必须围绕未来5到10年、10到20年的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趋势变化,借助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市场开放等相关措施,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能够满足新消费结构的产品和现代服务供给体系,形成有效供给,重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既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减乘除操作,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明晰供给侧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同时也可避免过剩产能问题的循环出现,使得新形成的供给能力与消费需求相适应,实现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需求推动新消费、新消费倒逼新产业产生的创造性破坏的良性产业演进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放松管制、释放供给活力、让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投资有效性。 过去2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顺利突破贫困陷阱,进入向发达经济过渡阶段,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第一,食品衣着类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交通通信和住房的支出大幅提高,逐渐成为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产品的支出比重较低,不及全部支出的20%,自2002年以来这两类支出占比还出现下降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住房、交通通信等现阶段居民主要消费项目占比提高带来的挤压,另一方面也与这些服务产品本身的供给机制不畅、价格高企息息相关。 在今后十年内,随着中国从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向高收入经济体(“十三五”期间人均名义GDP将突破1万美元)过渡,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出现新一轮升级转换。国际经验揭示,随着一个国家逐渐由中等收入国家向更高收入国家跨越,以住房消费、汽车消费等为主的重型消费结构将逐渐被现代服务消费所替代。这就意味着,如果中国能在未来5年内顺利跨过人均GDP 1万美元的大关,住房消费的需求将随之减弱。一般消费品产业、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它们的上游产业,也面临着壮士断腕式的去产能。在“去”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加”。在需求结构转换的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另一个关键是根据需求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加有效产能,开辟投资新领域。 在居民消费结构由以实物消费为主,转变为服务消费与高质量的实物消费并重,渐趋服务消费为主转换的过程中,在制造业出现一般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我国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却由于体制障碍而面临着严重的有效供给能力不足。这种供需结构不对称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满足以及消费率的提高。然而,造成现代服务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改革滞后。因此,强调供给结构调整,并不是意味着脱离消费。相反,是要求下一个阶段的供给调整必须围绕消费需求的转型升级,借助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市场开放等相关措施,用市场之手,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能够满足新消费结构的产品和现代服务供给体系,形成有效供给,重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作者为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
相关阅读:
- [ 03-27]从供给侧改革角度看石狮县域经济转型路径
- [ 03-17]着力营造供给侧改革中的安全环境
- [ 03-15]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安监人怎么做
- [ 03-15]卜昌森:供给侧改革给安全生产带来新机遇
- [ 03-10]“加减法”是供给侧改革的成功秘诀
- [ 03-08]两会快评:中国官场也须“供给侧”改革
- [ 03-04]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地方出口贸易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