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经济 > 正文

高科技,让大黄鱼“游”得更远

2016-04-09 08:17:55 吴旭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霖   我来说两句

目前,宁德大黄鱼产业正利用高科技,破除种苗、环境等带来的发展瓶颈;而产业与科研的伴生发展,也为其他水产业乃至整个大农业提供了经验

高科技,让大黄鱼“游”得更远

东南网4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颜凑)

实验室如何产生?

近日,落户宁德不久的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来好消息——实验室从2月8日开始培育的1200万尾大黄鱼原种子一代苗种,已于3月28日培育成功。

“这些苗种性状稳定,目前正在海上暂养,等水温合适时就可放流。”实验室研发人员陈佳激动地说,“这对恢复野生大黄鱼资源意义重大。”

1月27日,由科技部批准的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宁德正式揭牌。这是目前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唯一一家水产类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林浩然,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等成为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实验室的主要任务首先是培育新品种,突破大黄鱼复合性状育种,实现海水鱼种质创新;第二是技术攻关,以大黄鱼为代表的海水鱼类新品种创制与病控、饲料、产品安全等配套技术,解决海水鱼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第三是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国内一流科研平台,将实验室建成一个以产业资本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副主任王艺磊教授介绍。

据悉,该实验室依托福建福鼎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建设,运作模式为“按项目投入、争取省部任务”。实验室将通过签订技术战略联盟、承接项目、推广成果、深化合作、提供技术服务、培训人才等方式,向行业提供资金、仪器设备、人才、项目等资源的开放服务,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正在展开科研攻关的还有大黄鱼企业。这几天,福建三都澳食品公司与集美大学合作建立的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正紧锣密鼓地攻关大黄鱼新品种更新与改良。“按计划,我们5年内将培育出1至2个大黄鱼新品种,改善目前养殖大黄鱼因种质退化导致生长减慢、抗病力和抗逆性下降,每年病害死亡损失严重的局面。”公司相关负责人尤维德说。

升级瓶颈如何破?

与其他水产门类不同的是,大黄鱼产业一直以来都与科技关联紧密,可谓“因科研而生、因科研而兴”。

据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林月玲介绍,1985年,福建开始组织闽东地区的水产科技人员进行大黄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经刻苦攻关,于1990年实现(百万尾)全人工批量育苗,1996年后实现产业化。大黄鱼产业,由此开端。

20年来,这一产业的每次发展,都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原良种繁育工程、鱼病防治工程、环境监测与产品监测工程、技术培训工程等十大工程相继实施后,为该产业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支撑体系,并带来20年的快速发展。最新数据显示,宁德现有的大黄鱼网箱已达30万箱,大黄鱼年产量达10.4万吨,产值30亿元左右,占全省水产养殖规模的80%以上,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大黄鱼育苗养殖基地。

但目前,包括大黄鱼在内的水产业升级发展,又遇到新瓶颈。

“在长期人工育苗和养殖产业化的进程中,其经济形状出现严重衰退,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制约产业的持续发展。”海鸥公司总经理徐嫩弟说。

“种苗是大黄鱼产业的源头。但要研发新的优质苗种,难度非常大,需新技术和高科技。”被誉为“大黄鱼之父”的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原站长刘家富说。

为破除瓶颈,2010年开始,作为水产龙头企业的海鸥公司联合厦门大学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筹备国家重点实验室。至今,该实验室已投入科技研发经费1.4亿元,构建了大黄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突破了大黄鱼piscidin抗菌肽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

新技术如何推广?

今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驱动力,要力争在农业重大基础理论、前沿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目前,和大黄鱼产业一样,整个大农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我省是渔业大省,除了大黄鱼,还有海带、紫菜、海参等优势水产业。而大黄鱼的产业与科研相生相伴的发展方式,可以说先行一步,给大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带来了示范作用。

20年来,大黄鱼的科研始终依托于产业,使产学研成果迅速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再反哺支撑科研经费投入。据刘家富介绍,大黄鱼产业在发展之初,就依托于企业建立实验场,攻克了批量育苗等技术,为行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此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作模式,也是依托于企业。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建设期预期总投入8000万元,其中来自于企业的研发费用支持不低于7000万元,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市县等课题任务,预计申请上级研发补助1000万元。

新技术如何迅速推广?“新研发的技术,可通过市场化手段迅速推广。”刘家富说,“由投入科研的龙头企业率先使用,产生经济效益后具有示范作用,此后以专利授权的方式,通过水产技术站、协会等的推广,引导整个行业迅速采用。”此外,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一家龙头企业采用新技术,能带动一批加入合作的农户使用,达到迅速推广的目的。

在这种发展方式中,一批具有科研能力又熟悉产业发展的中高端人才成长起来。多年来,大黄鱼科研依托产业的发展,已培养出众多科研人员,目前已被吸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达52名,其中正高职称12名,副高职称6名,具有博士学位者11人。按规划,今后还将培养海水鱼类育种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1-2人,学术带头人3-5人,高级研发人员15人以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