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中国文学名家看泉州”文学采风活动侧记

2016-05-10 09:20:35 刘益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刺桐花正红 丝海再扬帆

——“中国文学名家看泉州”文学采风活动侧记

  文学名家在海丝起点九日山参观怀古。

东南网5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张明 文/图)“读是用心来走,走是用脚来读。”日前,在“中国文学名家看泉州”文学采风活动中,著名小说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庆邦面对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泉州厚重而多彩的文化底蕴,赞不绝口。他说,假如没有来到泉州,仅仅通过书本,不会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中国文学名家看泉州”文学采风活动由泉州市委宣传部、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和泉州市文联共同举办。参加此次采风的名家有著名小说家刘庆邦、王祥夫、东西、邵丽、王十月,著名散文家周晓枫,著名评论家王干等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来泉州:每一次都有新感觉

泉州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频频吸引我国文艺家来泉采风创作。此次名家采风团先后到泉州市博物馆、清源山老君岩、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洛阳桥、崇武古城等名胜古迹及有关企业参观考察。文坛大家们赞叹泉州多元文化的厚重与灿烂,表示要将通过笔墨创作精彩华章,让外界更直观地了解泉州的文化和人文精神。

徜徉在泉州名胜古迹,文坛名家们盛赞泉州文化的厚重与灿烂。在“中国文学名家看泉州”座谈会上,文学名家们与本土作家代表交流对话,把脉泉州文学创作。

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邵丽尽管是第二次踏进古城,但泉州仍然令她倍感新鲜。她说,泉州“古老而又生机勃勃,永远焕发迷人色彩,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特别是这里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观者潜心研究,才能深刻感受到真正的魅力。

“去年来泉州采风写完文章后,我以为耗尽了自己对泉州的感情。”著名小说家、电影《山楂树之恋》编剧肖克凡说,当自己再次来到这里,这种担忧很快就消失了。泉州有着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每一次来到这里都能找到鲜活的基因,都能触动自己全新的感觉。

《中篇小说选刊》社长、主编、著名小说家林那北说:“泉州这个地方确实非常非常特别,俗话说‘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虽然已经很熟悉了,每次来还是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泉州是一座文化古城,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里,再次被打动了,深深地感受到泉州文化的宽度、深度和广度。”《小说选刊》副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说:“期待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走进泉州,与泉州的作家朋友交流与沟通,共同繁荣文学作品创作。”

看泉州:文化与生活相融合

多元、融合、灿烂……每一次采风,泉州的城市和文化总能给大家留下丰富而又独特的印象。

“在泉州,不是市民生活在文化中,而是文化生活在市民中。”著名评论家、《光明日报》文化周末副主编饶翔说,在泉州老城区,随便拐个弯就撞到一处名胜古迹,文化与广大市民的生活是如此接近。多元文化的融合给泉州城市一种很深厚的底蕴,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又在不断创造新的时代文化。例如,惠安石雕的气质与我国当前倡导的工匠精神十分契合,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高超的雕刻艺术上,而且是对老祖宗留下的技艺和文化传承的一种信念。

在著名散文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晓枫眼里,泉州文化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在人民的生活当中,仿佛这里的人民拥有着出世和入世的态度,二者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泉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又像一个人的童年

一样,充满了童趣。”周晓枫说,此次来泉走进李贽故居,对这座城市的景仰油然而生。

“如果有来世,我愿意生活在这里。”肖克凡说,泉州是一座令人十分亲切的城市,自己一走到这里,就能唤醒小时候的城市记忆,这应该也是许多人的文化乡愁。

“假如有一天我能看破红尘,期盼能有缘到泉州开元寺做和尚,到时候就可以有机会探寻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著名小说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十月说,此次采风,最想知道的是自己顶礼膜拜的弘一大师为什么选择泉州修道弘法,而且是清修律宗。“这座城市一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着一代高僧前来,最后在这里圆寂。”

写泉州:用好海丝文化的宝库

在“中国文学名家看泉州”座谈会上,多位文坛大家指出,泉州是一座文学创作的富矿,泉州作家十分有福气。特别是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后,在海丝文学创作中泉州大有可为,将迎来闪耀的“泉州时光”。

刘庆邦认为,对于泉州作家来说,每天走在这座城市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泉州经得起不断阐释和解读,这里对于作家来说是创作的“宝库”。

“丰厚的泉州文化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资源。”邵丽说,真正创作优秀作品还得依靠本土作家,泉州广大文学工作者要热爱这一片土地和这里传承千年的文脉,好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海丝文化是泉州文学创作的宝库,泉州本土作家要运用好这些宝库,将这里的独特文化、历史故事和时代精神写出来。”王十月说,自己到湘西首先想到的是沈从文的《边城》,到泉州想到的是陆昭环的《双镯》。当年读《双镯》这部作品自己才16岁,从此记住了泉州,知道了惠安女。

福建省作协主席、著名小说家杨少衡说:“采风期间我与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东西有一场对话,他说,泉州的很多东西本地人也许司空见惯,但对于外来者来说非常有启发。全国像泉州这样的城市没有几个,它可以为我们的创作提供新的题材和文化资源。”

著名小说家、《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付秀莹说,泉州本土文学工作者要运用好本土文化资源,特别是多元厚重的海丝文化。“他们对这些文化了然于心,渗透在血液里,创作出来的作品将更具深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