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戏称为“牛皮癣”的小广告,是多地城市发展中挥之不去的顽疾。2004年,漳州市主城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尝试市场化治“癣”模式,“牛皮癣”在这里逐渐萎缩。近日,漳州在全国首提创建无“癣”城市目标。今起,本报大型采访和互动式系列报道——发现城市之美,推出第三组子系列报道——关注城市治理。
政府购买服务,求治城市“癣疾”
东南网5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韩水海 周颖 文/图)
城市顽疾面前城管失灵
被戏称为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曾经是漳州市民的心头之恨。漳州市城管执法局负责“牛皮癣”治理的蔡水金这样描述:“撕,撕不完;涂,涂不尽;除,除不清,满目疮痍。”
很长一段时间,漳州采用的是运动式治“癣”方式。“遇到重大活动或领导视察,要求街道、居委会突击清除。”蔡水金说,其结果是“牛皮癣”反复无常,春风吹又生。同时,当地城管部门也曾尝试过多种偏方,比如引入“呼死你”系统、采取电话停机等手段,但结果同样不尽如人意。
“采用‘呼死你’,对方便不断换号,或者来电转接,而且容易伤及无辜;采用停机手段,受制于地域管辖局限,对外地号码难以奏效。”蔡水金表示,即使张贴小广告者被抓了个现行,也不过接受一番警示教育,违法成本很低。
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治理“牛皮癣”面临着人手与专业能力不足的困难。一方面,漳州城区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小广告数量庞大,大多夜间作案,城管等部门有限的人力疲于应对;另一方面,随着小广告种类的与日俱增,清除“牛皮癣”成了技术活,若不能根据不同的广告类型、张贴方式对症下药,极易产生二次污染。
因此,从2004年开始,漳州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市场专业力量,承接“牛皮癣”清理业务。最初,这项工作由城管执法局的前身城管办负责。经过招投标,福建万佳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万佳友原是一家物业服务公司,如今开始专注城市“牛皮癣”治理。
第一年,进入治理名单的仅有城区的两条主干道。如今,万佳友的承包范围已经囊括了漳州全城,包括93条约169公里长的主次干道、200多条约100公里长的背街小巷、44个城中村和230个无物业小区、22个开放式物业小区共158条约46公里长的道路等公共区域。
市场机制凸显专业优势
为了购买万佳友的专业服务,漳州有关部门每年需要支付380万元费用。
“针对不同的‘牛皮癣’材质和颜色、建筑物外形等,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确保做到无色差、不露底、不滴挂。”万佳友负责人蓝志民表示,因前期处置不当而造成层层覆盖的“牛皮癣”是最难清理的,需要历经高压水枪冲洗、专用药水浸泡等多个过程。为此,万佳友有一支研发团队,与当地高校合作,共同调配出了多款环保药水,并专门定制了各种机械设备。
有效清理,仅仅是“牛皮癣”治理的一个方面。万佳友还建立一套网格化快速反应机制。在这一机制下,漳州主城区被划分为25个网格,各个片区工作人员全天候巡查保洁,并通过电子地图信息化系统,接受实时监管。“一旦发现了‘牛皮癣’信息,或者收到反馈信息,工作人员便能在半个小时内到位,进行清理。”蓝志民表示。
万佳友还与当地公安部门建立对接机制,一发现张贴办证、迷药等违法广告的行为,便通知公安人员进行处理,从源头上堵住见不得光的违法小广告。
城市小广告之所以盛行不衰,还在于其巨大的市场需求,比如清理下水道、搬家、租房等信息都是市民刚需的。因此,治理“牛皮癣”需要堵疏结合,将合法的广告信息引导到专门的信息平台。为此,万佳友在漳州各个社区、城中村、工业园区设立专门的信息服务栏,为各类小广告提供了统一的投放平台。曾经,位于龙文区的城中村蓝田镇湘桥村胶合板企业众多。高峰时,全村200多家胶合板企业都在这里张贴招工广告;为此,万佳友专门在这里设立了招工栏,情况得以改变。
此外,万佳友还开通了微信平台与卷帘门统一服务热线。今后,他们还计划与58同城等信息服务平台合作,为各类广告信息提供更多的发布平台。
细化指标管控服务质量
政府购买部分服务项目,能够有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可以当起甩手掌柜。在蔡水金看来,钱要真正花在刀刃上,离不开政府的监管与评估。
为确保购买的服务质量,漳州市城管局制定了质量管控指标:在可通行、可视范围内,全城区“牛皮癣”总量不得超过400处。其中,主次干道每公里不得超过1处;背街小巷、城中村和无物业小区每平方公里不得超过5处;封闭式物业小区与开放式物业小区的公共区域,每平方公里不得超过2处。
指标的完成情况,直接与承包公司当月的合同价款挂钩。以开放式物业小区的公共区域为例,按照约定,若“牛皮癣”总量在100处以下,每处需罚扣100元,超期处置或产生二次污染,罚扣标准提升到200元;若牛皮癣总量在100处以上,罚扣标准翻倍。
漳州市城管局提供的一份《2月份“牛皮癣”清除保洁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显示,当月水仙大街、金峰中路等路段共发现29处未及时清理的“牛皮癣”。这意味着,2月份万佳友领到的合同价款将缩水2900元。
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治“癣”模式,正在逐步得到复制推广。万佳友的业务范围如今已覆盖到龙海、龙岩、惠安等多地。按照蓝志民的估算,全省治“癣”的市场容量可达2亿元。
与巨大的市场潜力不相匹配的,是市场承接能力不足。目前,省内专注从事“牛皮癣”治理的企业屈指可数,许多保洁公司虽然也承接该业务,但专业能力有限。
漳州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室副教授林阿妙,长期从事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她认为,2014年,我省出台《关于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社会组织存在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难以有效承接政府转移的相关职能,导致相当大比例的公共服务无法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来提供。
记者点评>>>
购买服务,不能一买了之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包办所有公共服务。面对纷繁的城市治理,需要政府、市场、社会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这是因为,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政府存在着力量有限、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的局限性。通过购买服务,引入社会与市场的力量,能够有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与效率。但现实情况是,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践相当有限。以漳州为例,政府购买服务目前主要局限于计生、民政、城管等少数领域,且有时实践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的改革路径并没有错,关键在于购买服务,不能一买了之。在城市治理中引入市场化力量和社会组织之后,政府不能甩手不管,而要及时转变角色定位,做好“裁判员”。具体来说,政府应该提前制定好公平合理的竞标流程与准入门槛,择优选择市场承接主体,并通过调研,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做好监管、评估工作。在政府购买服务市场相对不成熟的情况下,加大市场培育力度,提高市场承接能力,则显得尤为迫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