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八闽美丽乡村建设:政和石圳的美丽故事

2016-05-30 08:13:2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开栏的话: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本报今起开设“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在福建 新理念带来新变化”专栏,聚焦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八闽大地落地生根的鲜活实践,充分报道社会各界对“三新”的认知,用多维视角反映“三新”带来的可喜变化。

东南网5月3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刘辉 通讯员 徐庭盛 刘永锋)

28日,石圳村游客熙熙攘攘。

从村口醒目的三架大水车出发,踏着鹅卵石铺就的道路,高大的银杏古樟以及原样保存的断壁残垣不时映入眼帘,石臼、石磨、古式鼓风机、蓑衣……一路把游客的思绪引向记忆深处。

在政和城关上班的陈晓卉又带着孩子来这里骑车。自从石圳开发起了旅游,孩子几乎每周都要来骑游。今天,她又带了几个外地的朋友来玩,“这里很干净,又有古村落的感觉,朋友来政和,我第一个就想到带他们到石圳玩”。

石圳是政和县石屯镇松源村的一个自然村。两年多前,这里还是一个冷冷清清的小山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村里到处都是垃圾,两米宽的进村路只剩不到一米。

有一天,镇干部到松源村布置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时任松源村妇代会主任袁云姬提出一个要求:“能不能给石圳十个垃圾桶?”

“垃圾桶给你们,卫生会做好吗?镇里要检查的。”

“你们给就做。就算村里不做,我自己也会把卫生做好。”面对干部的反问,袁云姬很坚决。

很快,垃圾桶到位了。可美丽乡村怎么建?

袁云姬带着4名妇女,到县里的试点村取经。看着其他村院落整洁、花草丛生,几位妇女心情变得复杂。

“我们村子过去也很漂亮。”“对呀,我们村一点都不输给别人。”“不行,我们也要把卫生清理干净。”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就这样,十个女人组成的“石圳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成立了。没钱买工具、租施工设备,她们就自己拼凑;拆除乱搭乱盖,她们先从自家动手。在她们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加入。2个月过去,被垃圾埋了多年的上千米沟渠重见天日,村头巷弄干干净净,石圳换了个样。

在理事会的打理下,石圳开始接受进一步的美丽手术:种植茉莉花、向日葵,建设30亩钢架葡萄大棚,铺设鹅卵石巷道,建起400米小溪护栏……

村子仅仅美丽还不够,还得让村民通过创业富起来。为此,镇里把石圳作为乡村旅游景点来打造,请规划院作了专门的建设规划,还引导村里成立村民理事会,创办石圳湾旅游公司。

沿承历史,尊重自然。在县、镇两级共同指导下,石圳保持了原有农村风味,恢复了5个特色商铺,新推出葡萄采摘、沙滩排球、亲水等休闲项目。

此外,公司通过资产入股、货币入股等方式推行“村民股份制,人人是股东”发展模式。目前,在石圳建成古水渠、水车、巷道等项目16个,引进3家知名茶企入驻,恢复古码头特色商铺8个。“以游客喜欢的骑车游玩项目来说,去年全村人集体筹资40余万元投入建设,当年每人就分红400多元。”理事会副会长吴桂萍告诉记者。

一年来,喜事一桩接一桩:采摘基地有了收成,1公斤生态葡萄卖到40元;村里添了农家乐、烧烤区、农家酒庄;县里着手打造“白茶小镇”,云根红、隆合等几家茶企在石圳设立展示中心;全球首座朱子书院动工……更让袁云姬和姐妹们高兴的是,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开始回流,去年下半年就有32人向理事会报名,要求回村创业。

袁氏酒坊老板黄孙超与吴孝丹夫妇都是80后,两年前在河南卖家具,一个月可以赚一万多元,不过扣除房租和生活开销,所剩无几。他们前年回石圳老家过年,看到石圳变干净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于是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办了个酒吧,现在一个月有一两万元的收入。“美丽乡村带来了游客,我们开酒吧收入不比外面少,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吴孝丹说。

如今,周末和节假日前来石圳的游客最多可达上万人。村里打算开发更多营业项目,满足游客需求。“今年初以来,我们陆续开发爆米花、豆腐坊、定亲饼、麦芽糖、年糕等美食项目,每个游客花10元钱,一年收入就相当可观。”袁云姬说。

去年石圳入选省级传统村落,评上了国家3A级景区,今年准备冲刺4A。2015年,石圳村民人均收入超万元,是两年前的一倍,村集体收入也增长到20万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