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照亮残疾人致富路 东南网6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吴明君)“每天上果园巡查几次,一天的工作就完成了,一个月工资稳妥到手。”说这话的,是两位坐在轮椅上与记者交谈的特殊村民——惠安县净峰镇坑黄村2级残疾人张海阳和1级残疾人张锦海。 张海阳,2级残疾,5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致双脚残疾,父母双双早亡,他爱人是3级残疾,勉强能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张海阳,夫妻两人艰难度日;张锦海,1级残疾,十几年前在工地做工时,从高处摔下,下半身受伤严重,腿脚骨折,行动不便,平时都要坐轮椅,家庭困难。 “这在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能靠自己赚钱。”6月12日傍晚,记者冒着微雨在坑黄百香果基地采访时,两位残疾人感慨道,“能够就业,说到底,要感谢政府扶贫政策以及县公安局下派驻村第一书记黄少彬、村支部书记兼主任张呈辉想方设法,让我们这些残疾人有事做,有钱赚。” 坑黄村,市级扶贫村,全村共有低保户25户72人,其中家有残疾人就有16户。如何攻克残疾人脱贫这块“硬骨头”,不仅是坑黄村能否顺利脱贫的“检验棒”,也是考验村领导班子能力的“试金石”。 残疾人身有残疾,却和正常人一样,渴望融入主流社会,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如何让残疾人实现就业、稳增收,就摆在村领导班子面前。黄少彬告诉记者,经过多方调研、集体征求意见,一张“残疾人脱贫作战图”日益明晰。一是发展百香果基地,充分整合现有闲置土地资源,流转用地10多亩种植百香果。百香果生长周期短、市场价位高、养护管理简单,正适合作为无明显就业能力却又急需就业的残疾人的增收项目。目前该基地已建成,百香果今年10月就可以上市,可解决3至5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二是发展副业养殖,利用百香果基地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养殖鸡鸭1000多只。 通过帮扶,张海阳和张锦海这两位残疾人不仅获得一份稳定工资,同时他们两人以百香果基地为平台,开展林下土鸡土鸭混合养殖,提高收入。 在坑黄村,像这样对残疾人精准施策、助力脱贫的例子不胜枚举。 张水宝老人,有轻微精神病史,老伴年老多病,儿子儿媳弱智,孙子幼小,针对这一情况,村委会聘请他当村环卫工人,月工资1200元,让其家庭生活有基本保障;18岁村民张燕婷,因车祸高位截瘫,村委会积极对接慈善机构,筹得善款15万元,该善款存在福建闽南建筑公司,并通过存本付息方式,每月发放1500元,解决其基本生活,县公安局还送上慰问金2000元,同时,根据其年纪轻、能利用指关节操作平板电脑等情况,驻村干部联系爱心社团,让其协助爱心商家开展网络销售。 “几个人脱贫不算合格,全村脱贫才算达标。”这是村领导班子定下来的宏伟蓝图。为实现这一目标,经过前期谋划,坑黄村决定实施“产业脱贫”战略,以“五个基地”(种植基地、养殖基地、蔬菜基地、香山旅游基地、农田示范基地)为抓手,加速推进坑黄村产业发展。 “再过几个月,你再来坑黄,百香果就挂满枝头,林下鸡鸭到处奔跑,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黄少彬说。 |
相关阅读:
- [ 06-13]全国科技致富女能手陈秀丽向外省革命老区群众传技
- [ 06-06]这颗小小的蓝莓 将撑起贫困母亲的致富路
- [ 05-25]“土专家”村支书的“富民经”
- [ 05-17][治国理政新实践·安徽篇]安徽:加大投入铺就农村致富路
- [ 05-16]南洋镇:“家庭农场”拓宽致富路
- [ 05-10]【治国理政新实践 湖南篇】“互联网+”为山村打开致富路
- [ 04-27]平潭人杨品萍带领村民致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