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厦门本土的公益助读组织“担当者”:传递阅读的力量

2016-06-27 09:14:24 张辉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让更多人相信

阅读的力量

“孩子就是小不点,记不起自己最初是躺在哪朵花里,花儿发出怎么样的香气。但长大成人后,身上却有某种气质,使他们说,我最爱这朵花。”今年4月,结束了三明山区的公益助读活动后,建发员工谢小鹏对阅读的力量有了新的体悟。

从事公益助读近10年,让上官文宾感到欣慰的是,有更多的人愿意相信并传递阅读的力量。

邹新锋是江西瑞金谢坊镇逸挥基金小学副校长。3年前,担当者行动为这所学校援助了图书角。本月初,邹新锋给担当者行动写来了一篇长信,分享了3年里学校开展阅读推广的历程。

“推广阅读,校长首先要改变思想,不能只看分数,要为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校长观念没有改变,教师层面就难以落实。”邹新锋说,为了争取更多同盟,今年3月,谢坊镇举办了一场“语文主题学习”校长读书沙龙。会场上,校长们从自身的读书经历说起,畅谈对推广阅读的实践和思考。

在当地,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已成常态。邹新锋如此描述当地阅读氛围的变化:“活动交流时敢说能说;阅读课变着花样上;每天带着学生大声诵读;社团小组热火朝天;校长掏腰包给老师买书……”

在象牙塔之外,更多的公益志愿者开始关注乡村阅读,涌现出了一批草根力量。今年春节,返乡大学生创业者王静辉,连同其他3位同学,在自己的家乡南靖县南坑镇众筹创建乡村图书馆;六一前,省派驻村书记耿银行在驻点村华安县沙建镇建美村众筹书籍,搭建图书借阅点。

“这些草根力量盯住一个乡村,长期开展小而美的公益助读活动,是对大型NGO的有益补充。”上官文宾说,其不足之处在于,草根公益者专业能力有限,在阅读引导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场兴起于民间的阅读变革,同时与政府进行着良性的双向互动。“我们不仅影响了校长,也影响了无数的教育局局长。”刚刚从甘肃省平凉市回来的上官文宾说,其间,他与当地教育部门达成了共识:一起借助儿童阅读办好村校。他认为,民间与官方的有益互动,是10年来最大的变化。

构建乡村

助读体系

尽管不断有令人欣喜的改变出现,但上官文宾也坦言:“农村阅读教育,是一块板结的土壤,要真正疏松,难度不可谓不大。”他说,图书角落地简单,但阅读引导者的缺乏,导致乡村难以真正培育起浓厚的阅读氛围。“不少乡村教师面临职业倦怠,长期缺乏精神滋养、观念更新、方法突破。”

邹新锋深有同感。“一开始,孩子们的阅读热情很高,但慢慢发现,孩子们借阅过于随意,阅读没有方向,再后来,图书角就完全脱管了,借阅登记不正常,阅读反馈不尽如人意。”他说,建角初期,当地的阅读拓展活动极为被动。“有通知要求或走访检查了就开展,活动也仅局限于让学生做做读书笔记,或简单随意的朗读展示。”

因此,随着图书角大规模的落地,担当者行动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向构建完整的乡村助读体系。按照他们的方案,“班班有个图书角”只是前期导引。在建立标准化配置的图书角以后,志愿者们还将通过阅读领航员教师培训、课外阅读活动中心、未来英才夏令营和阅读研究中心等后期辅助支持体系,为乡村孩子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课外阅读资源和课外阅读辅导。

2013年11月,瑞金谢坊镇各个村小的语文骨干教师,参加了一次为期两天的阅读领航员教师培训。其间,一位老教师做了这样的总结:“我犹如一辆满身是泥、疲惫不堪的老吉普,进入了一个加工厂,经过技艺精湛的修理工人的呵护,转眼变成崭新的、精神激昂的新吉普,我顿时有了驰骋十万里的志向。”此后,老师们的热情被重新激发,制定借阅制度、落实细化管理、丰富阅读活动,今年,他们还组建了自己的阅读讲师团。乡村助读体系逐渐在当地生根发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