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福建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第一专题学习讨论

2016-07-12 06:53:3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雯晶  
分享到:

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四种意识”

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第一专题学习讨论

东南网7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昭) 按照省委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部署安排,4—6月,我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在前期做好理论学习准备的基础上,以常委会、中心组学习会、党小组会等形式,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主题,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讨论。截至目前,全省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124个省直单位、21所省属高校、25家省管企业已完成第一专题学习讨论。

在第一专题学习研讨中,省委常委们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带头学习讨论、带头做合格党员,认真自学和充分准备,并结合自身实际,作了重点发言,从不同角度谈了学习体会。

省委书记尤权重点联系我们党的历史和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实际,谈了学习党章的认识和体会,并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领导和团结全省人民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省委常委们参加了各自所在党支部的第一专题学习。常委们认为,“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通过学习党章唤醒党章党规意识,把党章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工作生活实际中走前头、做表率,模范践行党章,努力争当“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和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省委常委示范带动下,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第一专题学习讨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指示精神,制定学习教育方案,明确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认真开展个人自学,提高思想认识,写好学习讨论发言材料。同时,通过先期调研、集中学习、专家辅导等方式,帮助党员干部加深理解,为专题学习讨论做足理论准备。

各省直单位、高校、省属企业着眼实效,创新研讨方式。有的运用新媒体技术、现场教学、宣传报道等多种手段,让学习讨论的主体由党员干部延伸到广大党员群众,由定期集中学习讨论拓展为不定期的广泛研讨交流,推动学习讨论成果在全社会各领域深化,进一步提高学习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省纪委依托“共产党员”“学思践悟”等微信学习公众号,组织广大党员推送、转发“两学一做”小短文等,在线交流研讨。省委组织部在组织全体党员学好“党建微课”和支部讨论基础上,专门组织40岁以下青年干部开展“做合格共产党员”主题研讨。福建师范大学通过微博、微信、微视、易班“四网”联动,形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微体系。国电福建公司将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通过内部OA网站、“国电在八闽”微信平台等,发给每个党员干部,引导大家原原本本学习。

各地以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第一专题学习讨论,无论是重点发言还是互动交流,都能紧密联系本地发展情况,自身思想、工作和作风实际,开展具体实在的学习研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福州将学习研讨场所安排到中共福州市委旧址等红色遗址中,组织广大党员现场交流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厦门、漳州以沙龙形式邀请工艺大师、专家人才、劳模、企业家等与党员干部研讨交流,用创新创业的精彩故事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泉州组织新媒体记者深入街头巷尾,以“我心中的好党员”为主题,对各行各业的基层党员学习研讨情况开展随机采访,形成“街采微视频”,扩大专题学习讨论影响力。

各县乡村党组织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注重真学实学、典型示范、解决问题和学用结合,以提升服务群众的实效来检验学习教育的效果。龙岩永定区龙潭镇党委实施“党员创业行动”“党员带富工程”,引导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建立产业基地,组建专业协会、创办经济实体等,带领群众致富,采取“1+1”“N+1”的帮扶模式,搭建党员结对联建、共同发展的桥梁,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