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经济 > 正文

福建老区村脱贫路:村民回乡创业 农民发展生态种养殖

2016-07-31 16:42:58 叶茂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霖   我来说两句

  图为楼下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李斌摄

楼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谢鸿怀表示,两年下来,该村在市委组织部的帮扶下,争取和筹集资金1500多万元,实施了安全饮用水工程、旧村复垦、“美丽乡村”、地质灾害点整治等大大小小20多个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由于乡村创业机会少、资源少,谢鸿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为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开设、联系劳动技能培训班,鼓励他们走出去创业、就业,增加收入。

52岁的罗忠明,就是“走出去”的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他与妻子两人以前靠采茶为生,因收入低,一直住在一座土坯的危房中。村党支部2014年为他们争取了危房改造补贴1万多元,新建了三层的砖瓦房。

“村里还帮助联系了培训班,我和妻子2个人参加培训后,现在都在福安的一家医院当护工,一个月收入有4000多元。”罗忠明说,虽然工作累点,但是生活改观了很多。

那留守的村民又如何脱贫?利用山高水长的生态优势,村里10多户精准扶贫贫困户种植了东魁杨梅200多亩,红心猕猴桃200亩,发展毛竹150亩,并发展林下种养殖,养殖鸡鸭2000多只,山羊300只。

谢鸿怀称,该村主要是依据农户自身技能,引导他们去发展生产,同时每年有几万元补贴,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目前正在争取贷款,将这些精准扶贫困难户整合在一个大项目中,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运作,让他们尽快脱贫。

与此同时,该村引进一家公司开发建设2000亩油茶基地,引导群众大规模种植油茶;引进竹木加工厂、花卉种植合作社和制砂厂,为村里群众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短短2年时间,楼下村集体由原来的零收入到实现每年村财8.6万元,2015年村民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4600元增加到8700元。目前已成功帮扶七户贫困户脱贫。

踏上脱贫路的楼下村,新姿勃发:计划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开发,带动村民参与民宿、农家乐、现代农业采摘乐等配套旅游服务发展,增收致富。(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