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六五”普法成果巡礼:让法治信仰植根于灵魂深处
2016-08-25 07:07:1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赵舒文 |
分享到:
|
普法成为一种全民行动 大田县石牌中学初三学生林梦霏几次被父亲勒令辍学回家干农活,因为她的父亲“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一直认为女子读书无用。林梦霏也有自己的梦想,她把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知识带回家向父亲宣讲。法盲父亲认识到错误,也改变了主意。这是大田县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活动的一个鲜活事例。 据了解,学生“带法回家”是大田县在全国首创、得到教育部认可并向全国推广的一项规模大、涉及面广的普法实践活动。三明市教育和司法行政部门及时总结“大田经验”,编印了《学生“带法回家”法律宣传手册》,让学生们把法律知识带到千家万户。 今年暑期,三明市的城镇社区,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学生宣传法律的身影。新学期开学时,每位学生都带着学校布置的“带法回家”作业回校报到,每个小组都带回一份由家庭所在地单位或有关部门签署意见的《学生“带法回家”普法实践鉴定表》,每名学生都上交一份参加“带法回家”普法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感想。各级中学还专门举办了“与法同行”“我与公民同学法”征文比赛活动。 “一粒橄榄抛过场,普法教育意义长;全民学法又守法,法治国家富又强……”悠扬的普法山歌回荡在永泰青山绿水间,传唱着永泰人民对法治建设的热盼。 永泰山歌又称对歌、盘诗,历史悠久,生活气息浓郁,在永泰山村广为流传。永泰县司法局与县老年大学曲艺班合作,将法治元素融入山歌创作,让群众在山歌传唱中接受法治教育。 “六五”普法以来,全省各地坚持“大普法”理念,吸收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普法中来,让普法成为一种全民行动。 近距离感受法治的温度 7月10日,刚放暑假,由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15名师生组成的墙绘实践队就兴冲冲地来到云霄县和平乡桥头村,他们要完成的“暑假作业”是4个主题8面墙共180平方米的特色乡村法治文化墙绘,展示乡村法治文化阵地之美。这是“美丽乡村”建设中“院校+乡村”模式的成功构建。 短短几天里,墙绘实践队通过大气端正的水墨画、可爱活泼的卡通画等多种绘画形式,描绘了桥头村“生态风情、中国梦、德育教育、家风建设”等主题,勾画出“采茶女”“土楼群”“枇杷娃”等乡村特色,也展现了“中国梦”“廉政清明”“家风建设”等现代文明理念。美丽的画卷再现法治建设带来的和谐,既是一道旖旎的乡村风景,也是村民喜闻乐见的道德向导。 “六五”普法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快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全民法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按照“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建设一批便民利民、有地方特色、功能健全的法治文化阵地。 |
相关阅读:
- [ 08-22]计生普法 法院更专业
- [ 08-05]“普法知识”为留守儿童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 [ 07-30]龙岩市中心血站开展普法知识讲座
- [ 07-21]福清龙江司法所开展“七五”普法工作
- [ 07-20]福清江镜司法所微信普法公众号开通
- [ 06-28]厦门市妇联开展“送法进高墙”普法宣传活动
- [ 06-06]闽南师范大学学生自编自导普法情景剧走进长泰县实验小学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