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
打造宜居港城 建设美丽莆田
绶溪公园
雪津项目建设现场
东南网9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陈荣富 卞军凯通讯员 林剑冰)连日来,位于莆田兴化湾畔的百威英博雪津啤酒扩建工程正在抓紧推进,首期60万吨产能生产线项目进入扫尾阶段,预计11月投产;在平海湾畔,落户东峤工业园区、总投资67亿元的华锦纺织首期项目1#厂房已经建成,并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在湄洲湾北岸秀屿临港产业园区,佳通轮胎技改项目已经完成,轮胎配套产业园年产600万条轮辋项目已开工建设,全面达产后产值可新增50亿元……
近年来,莆田市大力实施“336”工程,一批投资额超10亿元的重大产业龙头项目相继落地,并产生集聚效应。化工纺织、工艺美术、食品加工等三大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等三大新兴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以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载体,深入开展“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蓬勃发展;内河整治、清水行动与古民居、古建筑保护持续展开,蕴含深厚文化的荔林水乡成了莆田引为自豪的一张名片。坚持绿色发展,让群众望得见山、亲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创新驱动宜居港城正崛起
位于上塘珠宝城的恒艺终端展柜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从事家具生产的小作坊,如今成为国内最早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食品展柜的商家之一,与徐福记、喜之郎等众多大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为全国500多家食品公司制作展柜,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靠的是什么?“不断创新。”公司董事长林建华介绍说,目前产品已经更新至第6代,企业也升格为市级专利试点企业。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在上月举行的中共莆田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上,市委书记林宝金说,要把创新贯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过程,全力打造莆田产业升级版。
创新,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化工纺织、工艺美术、食品加工是莆田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出口受阻及品种单一等因素影响,产业发展陷入持续低迷困境。
怎样让传统产业走出困境?去年以来,莆田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336”工程,出台了“工业稳增长六条措施”“新一轮技改行动计划”“降本减负六条意见”“规范改进涉企检查六条措施”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在人才、技术、设备引进及融资、服务保障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组织研发团队、开发新产品,通过引进新设备、机器换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事鞋服纺织面料生产的华峰集团从产品研发入手,从美国、德国引进总工程师负责产品设计和材料开发,与中国工程院俞建勇院士合作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组建超过120人的设计与开发团队,每年开发新产品达300多种。自主研发的鞋面一体成型、产品无缝合拼接、高新触感环保印花等多项技术投入使用,不仅使原先复杂的工序变得更简单,而且产品品质得到有效保障。同时,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并采用自动化智能成套装备技术,使原先1个车间需要300人变成只需1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创新让华峰逆势而上,成为国内唯一同时获得世界前三大著名运动品牌的面料供应商,所有产品订单已排到2017年后,其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Haptic订单排到2020年。为了做大做强,华峰趁势而上,抢抓发展机遇,着力推动纺织面料产业链延伸,以求实现新发展、新突破。目前,总投资150亿元的华峰生态纺织科技产业园、华锦实业产业园、华峰运动用品科技产业园及华峰研究院等一揽子项目全面铺开,全部达产后年可创产值330亿元、税收约18亿元。
在华峰这一典型的示范带动下,莆田传统产业掀起了创新、转型的热潮。在食品行业,以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为龙头,通过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和优化,延伸啤酒上下游产业链,聚集麦芽原料、产品包装、商标制作、第三方物流等产业链配套项目,一个产值超过300亿元、税收超过50亿元的食品工业园区正在形成;在工艺美术行业,“高端树品牌、中低端拓市场”的结构优化、“新中式订制生产”的产品个性化以及借助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创新,也使木雕、古典家具、油画等传统的产业逐渐走出困境,重焕生机。
创新,让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在莆田高新园区,占地2000亩、总投资240亿元的华佳彩高新面板项目正在按序时推进,首批设备也于今年5月顺利进口,力争一期工程在2017年9月实现达产。这个触控面板项目科技含量高,其运用的金属氧化物背板技术在国内同行业属领先水平。由于触控面板处于产业链中游位置,可集聚上游的彩色滤片、液晶显示元器件等行业,并衍生出显示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导航等下游终端产品。
这个创新型项目落地后,吸引了印制电路板、集成芯片等配套项目以及显示设备的测试、封装、整机项目等上下游企业相继落户,一条产值超500亿元的延伸产业链共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面板“航母编队”。
向高新看齐,向创新发力,华佳彩面板项目的吸磁效应为莆田新兴产业创新驱动、集聚发展提供了一个示范。
同样在高新园区,高端装备产业近年来依托院地合作、科技创新,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但由于“各立山头、互不干涉”,难以形成集聚发展的态势。今年初以来,引进落地了总投资16亿元的云度新能源汽车项目后,“互不干涉”的局面被打破了。这个龙头项目可以发展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产业链,可创造1∶9的产业带动。目前已有合肥巨一动力、卡莱德汽车照明、中航光电等7家企业提出在莆田投资建厂的配套需求。伴随着配套企业相继落地,关键零部件也将实现就地生产,一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望形成。
“策划引进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产业链填平补齐,推动产业结构迈上中高端。”这是莆田市实施“336”工程、打造宜居港城的需要。为此,莆田市加快实施新一轮创新驱动,推动“莆田制造”向“莆田智造”转变,力争以优化“三湾”产业布局,大力培育特色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临港产业集群。
绿色发展美丽莆田展新姿
“莆田变大了、变美了。”这是在外莆籍乡亲回乡的共同感受。
莆田依山面海、三湾环绕,平原开阔、水系发达,有“荔林水乡”之称。“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不可多得的资源,也是支撑莆田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后劲所在。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主动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实现绿化发展、绿色富市、绿色惠民。”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说。
近年来,莆田城市面貌发生可喜的变化,正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长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践行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结果。
在莆田后山,东圳水库水源地综合治理,就是莆田践行绿色发展的一个生动例子。
东圳水库建成于1961年,总库容为4.35亿方,被誉为莆田人民的“大水缸”。因年久失修,存在大坝抗震不足、设备老化、局部渗漏、水质氨氮及重金属指标超标等安全隐患。2014年,莆田市把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列为全市头号重点民生工程,开始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一期投资19.15亿元,着力推进一级保护区征地、搬迁、安置工程,大坝除险加固及分层取水工程,生态林建设、村庄污水治理工程,库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流域河流治理工程等6大工程,以实现“大坝安全、水质优良、环境优美”目标。
“综合治理,难在水源保护及环境保护。”东圳水库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说,库区周边几个村庄,经济收入长期以来以养殖畜禽、种植枇杷和龙眼等经济作物为主,导致库区周边和上游原有的天然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且大量排放污水,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大水缸”。因此,动员群众搬迁、退耕还林、禁养畜禽就成了生态保护的重点和难点。
“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这是莆田践行绿色发展的底线。为了让“大水缸”变得更美、更干净,莆田市由水利部门牵头,环保、住建、执法、林业、农业等部门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到目前为止,市级财政已投入11亿元,完成了大坝加固、分层取水工程及溢洪道水闸建设,征收并退果还林1.2万亩,流域内35万平方米畜禽养殖场已全面拆除并严格禁养,库区周边645户共20万平方米的房屋已搬迁,历史遗留垃圾、农业面源污染及村庄污水治理有序推进。
“环境治理之后,不但水质明显改善,就连村容村貌也变美变干净了;不养猪养鸭,转行搞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照样能致富。”尝到生态保护带来的甜头后,村民们对环境治理表示支持。
莆田南北洋水系发达、木兰溪贯穿全境,与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样,实施治水与治污、治水与防洪、治水与文物保护、治水与护绿、治水与绿道、公园建设等同步推进,成为莆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与亮点。
在山区,通过关停并转畜禽养殖场,引导山区农民转型发展观光农业和林下经济,山更青了、水更净了、空气更新鲜了;
在城区,保留上万亩荔枝树林,并通过清水行动及内河整治,由绶溪公园通向各个支流的河道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特色;
在城郊,与防洪保安结合,木兰溪全流域防洪治理持续推进。如今,木兰溪上游仙游段20公里的防洪生态景观工程已经竣工,成为仙游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木兰溪中下游流域正以木兰陂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为契机,全力推动,力争打造成为闽中第一山水公园。
在沿海临港产业园区,降污染、保生态已成为企业主的自觉行动。赛得利、火电厂、八方港口等企业不断加大环保设施投入,降低污染物排放。截至目前,赛得利环保总投资7.50亿元,占项目总投资20%,“三废”治理取得成效;八方港口投入0.77亿元在码头堆场四周安装喷洒水装置、防尘网和挡墙,有效减少粉尘对周围群众的影响;火电厂投入2.67亿元,对除尘器高频电源、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进行提升改造,大大减低烟尘排放。
近年来,伴随着治水、护绿和降污不断推进,2011年至2014年莆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空气质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今年初,莆田市通过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要保护生态,传承文脉,将生态保护摆在开发建设的首要位置,选择项目时‘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同时要好好保护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莆田市代市长李建辉明确表示。
目前,莆田市正在谋划绿色发展新思路,站在发展新起点,开启建设美丽莆田的新征程。
(本报记者 陈荣富 卞军凯通讯员 林剑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