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空壳村”的生财之路 东南网10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王华耀 黄平柳) 建宁县溪源乡都团村,一年到头,村集体没收入,但用于干部工资、项目建设的支出总费用达20多万元。这样一个“空壳村”,还有脱贫的希望吗? 答案是,有! 今年初以来,溪源乡为帮扶都团村摆脱贫困,与村两委干部一起研究部署两大村集体增收项目,对“空壳村”村集体增收进行有益探索。 借力发展,田地出租变入股 望着长势良好的有机稻,都团村村民陈木财喜上眉梢:同样的一块地,去年不过收入千元左右,今年田租加工资,收入至少翻六七倍。 同样感到高兴的,还有村主任丁木贵:同样的一片地,去年村集体一分钱收入没有,今年预计可从中增收2万至3万元。 变化源自于田地出租变为入股。 去年,溪源乡引进福建闽江新农业有限公司,在国土部门的协助下,在都团村流转460亩农田,种植有机大米、建莲等农产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虽然产量低,但卖出去价钱高,有机大米每公斤起步价60元,建莲每公斤起步价200元,比市场价高出一倍,还不断有人下订单。 闽江新农业紧紧依靠“互联网+”,建立“闽江公社”社交群,开通“老鄢说农事”微信公众号,吸引一大批粉丝。之后,又通过网络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前来体验农事的粉丝超4000人次。这些粉丝,后来又转化成为公司的客户,到去年底,通过社交平台,有机食品的销售额已达120万元。 这样的农业发展模式,让村民们大开眼界。只是,闽江新农业的创意虽好,但在农事管理方面毕竟经验不足。这块短板,公司负责人也知道,于是,通过一番沟通交流,村里和公司决定一起合作经营。 他们成立都团村生态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都团村占70%股份,闽江新农业占30%股份。都团村负责有机食品的种植,闽江新农业负责销售。 村里70%股份里,村集体占51%,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村民占49%,贫困户以农田入股,普通村民除农田入股外,还可以资金入股。考虑到村里的财力,乡里帮助村里投了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入股。 |
相关阅读:
- [ 05-07]江苏一区财政局长贪贿580余万 连银行也围着他转
- [ 01-31]另辟”生财道” 龙海男子深夜路上专抢“小姐”
- [ 08-23]发改委原司长张东生被查 十八大后该系统7人被查
- [ 08-11]杜绝“签字生财”须打破银行垄断
- [ 05-13]微时代开启车模生财路 投资30万开家汽车模型店
- [ 04-08]福州闹市牧牛“生财有道”? “牛”老板被批毁绿化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