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建宁县溪源乡都团村:一个“空壳村”的生财之路

2016-10-11 07:34:3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引进项目,扶持“输血”变“造血”

对精准扶贫户冯水兴来说,竹林里套种金线莲,还是新鲜事。他跟着公司的技术员,学得很用心,一个是学会技术可自己种植,另一个是,这是村集体的增收项目,特意交给他来管理。

今年初,挂钩村里的县直部门,为村里“牵红线”,与一家外地农业公司合作,发展林下种植金线莲项目,由公司提供种苗、负责技术、保证销售。

溪源乡是三明“十大毛竹之乡”,都团村又是乡里的笋竹大村。“竹山分大小年,大年产笋,小年就几乎没什么收入。”丁木贵说,在竹林里种植金线莲,是个好项目。

今年3月,村里在一片竹山上试种了十几亩,聘请贫困户冯水兴一家来管理,既为他提供就业岗位,也让他学一门技术。

7月,第一批金线莲采摘,量不多,但卖得不错。“目前量不多,我们走的还是微信营销的手段,湿的一公斤800元,由微商代卖。”丁木贵说。

8月,村里又种下第二批。

“只要不受灾,今年亏本是不可能的。”丁木贵说,如果明后年,还可这样操作下去,以目前的规模,一年村集体增收2万元左右是没问题的。

采访手记>>>

土地流转要实现多方共赢

依托都团村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闽江新农业运用“互联网+”思维,走出一条崭新的农业发展之路。

“这其实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结果。”溪源乡党委书记陈俊铭说,公司负责创意和销售,农民负责管理,村组织负责协调,农民和村组织成为股东,各方面责、权、利分明,积极性才能调动。

反过来看,如果单单公司得利,而农民和村集体收入状况没得到改观,那么这条路还能走多久?

长期以来,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租赁方大多采取给付租金或谷物的方式,之后的生产经营完全与农民没关系。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农民土地流转之后,并不能享受到土地经营带来的收益。

当前,土地流转已进入深化期,流转的规模需适度提高,流转的质量需继续提升,流转的效益更需多方兼顾:让农民离开土地但仍然能因土地得到收益;企业能赢得农民的真心拥戴;村级组织通过搭建平台,参与经营,也能在发展中分享红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