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光明日报》10月26日1版刊发通讯《让“耀仔”的故事直抵人心——福建宁德村支书周炳耀先进事迹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本报今日予以转载。
让“耀仔”的故事直抵人心
——福建宁德村支书周炳耀先进事迹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光明日报记者 王国平 高建进 崔志坚
“这个人,触碰到了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太阳照得到的地方,再找不到第二个这么好的人了”“那个受欢迎的‘耀仔’走了”……10月17日以来,村支书“耀仔”的故事广为传颂。他的感人事迹,不仅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了充分报道,北京、上海、广东的都市媒体也给予了重点关注,新媒体的H5作品被集中推介和频繁转发形成“霸屏”效应,截至25日被点击阅读近500万次,网友献花100多万次,网上关于他的话题总阅读量达上亿次。
这位村支书叫周炳耀,生前是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卓洋乡庄里村党支部书记,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耀仔”。在抗击台风“莫兰蒂”过程中,他为了保护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落水牺牲,生命在45岁的华年永久定格。深秋时节,“耀仔”的故事给人以温暖和感动,这股暖流还在继续给人以力量和信心。
在台风中身入、情入寻找“耀仔”的故事
9月27日上午,中国青年报记者何林璘来到首都机场,计划直飞福州。正常情况下当天下午就可以抵达周炳耀的家乡庄里村了。但事与愿违,她到达古田县城已经是深夜了。
都是台风惹的祸。9月15日,台风“莫兰蒂”刚刚在福建肆虐,28日“鲇鱼”又再度来袭。27日下午的福州,风雨交加。她乘坐的航班,紧急迫降杭州。她匆忙赶往高铁站,在最后时刻总算踏上了前往古田的列车。
人民日报记者张洋就没有她幸运。他乘坐的从北京直飞福州的航班,起飞时间稍晚,紧急迫降在长沙。只好第二天一大早,从长沙乘坐高铁到江西上饶,再转乘高铁到福州。而福州到庄里村正常情况下车程也需要3小时。他到达庄里村已经是9月28日下午3点了。
“真是奔波了一路,让我切身地领略台风的威力。有了这样的经历,顶着台风采访抗台风英雄,有特别的感同身受,心中充满了敬意。”张洋说。
为了大家,为了家人,周炳耀是个“拼命三郎”。他为什么这么拼?带着这样的问题,张洋展开采访,他发现,这是因为周炳耀似乎与生俱来拥有“心中有他人”的温情。
这份动人的温情让记者们深受感染。尽管采访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记者们设法加以克服,力争寻找到与“耀仔”有关的感人故事。
在会议室与村民座谈中途,停电了,门外大雨滂沱,室内一片漆黑。记者们打开手机上的电筒,继续采访。在周炳耀出事地点,雨下个不停,尽管打着伞、穿着雨靴,还是一身湿,但采访不曾中断。为了让村民接受采访时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记者们要么特意把采访地点定在厨房里,要么冒着雨跟村民一起到养菇大棚里,边闲聊边采访。有些年长的村民说话有口音,记者们不时请当地年轻人帮忙,求助“翻译”,耐心地核实每一个细节。采访的过程,对于记者们而言,也是一次受教育的过程。“周炳耀最让人感动的,是他深入骨髓的故土情怀,以及对父老乡亲情同手足的爱。这是他奉献这块土地、为之献身的情感基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就像一盏灯,无声地点亮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默默发着光。采访中,我没有找到他的豪言壮语,但他所做的看似寻常的一切,诠释了何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诠释了何谓脱贫攻坚第一线核心力量。”新华社记者廖翊说。
澎湃新闻记者李闻莺和同事在国庆长假期间,放弃休假机会,再次来到庄里村进行补充采访。她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周炳耀的朴实无华,“他作为党员的‘先进性’是可以学习和效仿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个人物是丰满的。他不仅热爱工作,心里装着群众,同时也爱自己的家人。作为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兄弟……他在这些个人角色中,一样有责任、有担当,这一点令人敬佩”。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不能再一味地沉浸在过去的“老办法”上,而是要大力加快创新步伐,“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强化融合意识、用户意识、市场意识,更注重选题策划、更注重打磨精品、更注重融合传播、更注重社会效果”。周炳耀先进事迹系列报道,就是全方位推进新闻传播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这次报道活动中,澎湃新闻率先发力,10月17日推出H5作品《好人耀仔:一位宁德村支书的45岁人生》。作品以年轻网民喜爱的动漫形式,配合音效、音频和视频,艺术化地展示了周炳耀的感人事迹以及村民对他的怀念之情。随后,《新京报》《南方都市报》跟进报道,大篇幅讲述了周炳耀平凡而闪光的一生。
“都市类媒体和新兴媒体崛起改变了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格局,他们加入到典型人物报道的队伍中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使典型人物报道的格局从单一走向立体。各媒体间的互动、渗透也增强了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了传播范围最大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许向东说。
他还发现,此次报道安排富有强烈的策划意识。以往传统的报道模式,是多家媒体在同一时段进行集中报道,一次性完成。这次报道则是先新兴媒体后传统媒体,各家媒体依次推出,从10月17日到25日,每天“不断线”,而且“一家发布,众家推送”,形成报道“矩阵”,覆盖不同受众人群。从10月20日开始,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和重点商业网站开设专题,对其他媒体刊播的报道在显著位置推送。
“受众反馈是检测报道效果的标尺,反映出受众对报道的关注和需求。”许向东说,除了澎湃新闻的H5产品设计了为耀仔献花环节外,各网络专题也提供了互动、讨论空间,给网民提供了发声的场所,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形成舆论热潮。他认为,密切关注受众反馈,提倡受众参与的双向互动,将成为典型人物报道的一个常态。
对同一典型人物的报道容易“撞车”,出现同质化现象。此次报道活动,各家媒体各擅其能,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形成同频共振。许向东认为,《新京报》的通讯回忆了周炳耀牺牲前最后一天的行踪,《南方都市报》聚焦周炳耀的清正廉洁和大公无私,《人民日报》评论将目光对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中的“攻坚手”作用,新华社全媒体头条文章真实还原了周炳耀的亲情和乡情,《光明日报》展现的是周炳耀的做事与为人,《经济日报》则注重反映周炳耀在带领村民致富上的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的报道以形象的镜头语言深情地讲述了周炳耀质朴厚道、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纵观周炳耀的系列报道,层层递进,紧密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链条,并注意报道的差异化和个性,注重内容与形式上的全方位创新,因此产生持续的影响力是必然的。”许向东说。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用心体会“耀仔”的故事
“如何真正做好一名合格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这是每一位党员在思考的问题。周炳耀提供了一面镜子。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县委书记王玲表示,媒体对村支书周炳耀先进事迹的广泛报道,就像给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党课”。党员要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周炳耀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副书记王洪涛说,这段时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推出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报道,树立起了一个基层村支书血肉丰满、立体可感的光辉形象,让人可亲可敬可学。周炳耀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村民办实事,人到中年还被全村男女老少亲切地称呼为“耀仔”,这表明他善于做群众工作,愿意跟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的作风和境界值得学习与继承。
古田县县委书记钟昌华表示:“周炳耀的事迹生动地证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才能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基层党员干部的优良传统,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致力建设优美幸福的新农村。”
在各大网站的留言专区,说得最多的是“钦佩”,表态最多的是“致敬”。网友@秋天的童话留言道:“他是村民的主心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好支书把满腔爱奉献给村民百姓,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值得永远怀念!”网友@乌睿瀚说:“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优秀人格给我们书写了一个点赞的人品。”网友“梅顶漫步”说:“类似正能量的暖新闻,建议媒体多宣传,再多都不为过!”
澎湃新闻H5作品中的“连环画”,是由记者李媛绘制的。现场采访的经历,以及读了众多媒体同行挖掘到的故事,她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于是有了把手绘图卷赠送给庄里村的念头,“‘耀仔’的事迹看似平凡,却直抵人心”。
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表示,周炳耀同志虽然离开我们了,却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谱写了一曲基层干部“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感人篇章,周炳耀同志生前未完成的工作,我们将以周炳耀的精神继续踏踏实实做好,带领村民早日摆脱贫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