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栗林中散养的鸡
锥栗林中散养的羊
锥栗林里套种菌菇
东南网11月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张尚瑶 文/图)屏南县锥栗山多,由于生态脆弱,抛荒较多,被称为“绿色沙漠”。五年前,吴木兴来到屏南双溪镇,包下大片锥栗山,开始了多维立体的种植养殖。几年下来,生态恢复了,公司也获得大发展。如今,他又成立了合作社,吸引216户农户加入,开始了多维度的扶贫共赢模式。
锥栗,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叶互生,卵状披针形,长8-17厘米,宽2-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圆形,叶缘锯齿具芒尖。雄花序生小枝下部叶腋,雌花序生小枝上部叶腋。壳斗球形,带刺直径2-3.5厘米;坚果单生于壳斗,卵圆形。花期5-7月,果期9-10月。
锥栗是中国重要木本粮食植物之一。果实可制成栗粉或罐头。木材坚实,可供枕木、建筑等用。壳斗木材和树皮含大量鞣质,可提制栲胶。锥栗材质坚实,耐水湿,又是枕木、建筑、造船、家具的速生优质用材经济树种。
“绿色沙漠”,迎来生机
屏南是我省锥栗种植大县。但在多年前,大部分的锥栗山被称为“绿色沙漠”。
“绿色沙漠”是指大面积的绿色树林,密集单一的树冠层完全遮挡了阳光,使下层植被无法生长,林下缺乏中间的灌木层和地面的植被。且动物种类十分稀少,水土保持的能力很差,生态十分脆弱,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很易感染虫害,而且一旦发生虫害,极易造成大面积损害。
2011年,机缘巧合之下,长期在建瓯老家种植锥栗的吴木兴路过屏南,途经双溪镇“零公里”的石坡岭时,看到了路边成片的抛荒锥栗山。
“在中国南方,福建省锥栗最多;在福建,建瓯锥栗最多,屏南居第二;但屏南属高山气候,山高雾罩,结果期要比建瓯长了将近一个月,这种环境下结出来的果实又大又圆,品质和口感在全国来说都算极好。”吴木兴对路边的荒山顿时有了兴趣,“这些锥栗山,可都是宝啊!如果开发利用好,肯定能挣钱!”
看准商机、瞄准目标,吴木兴立即行动起来。他成立了福建木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以每年8万元的价格,承包了“零公里”周边的2100亩锥栗山。
“你看,现在面貌大不一样了。绿色沙漠变成了聚宝盆。”吴木兴说,“我没看走眼,从2011年开始,这片地的投资逐年减少,收益却逐年增多。第一年投资锥栗山30多万元,收入仅19万元;第二年投30多万元,收入40万元;第三年投了23万元,收入达到60万元;今年锥栗长势良好,至少可以收入100万元以上。”
站在山坡上,看着自己一手改造得来的满山“财富”,吴木兴自豪地讲起了他的“循环”经。
生态链与产业链双循环
在吴木兴的锥栗山,只见树荫下、草丛中,一株株紫云英随处可见。这是荒山复兴的第一招。
“紫云英种子是县农业局免费提供的,播种了300亩。”吴木兴掰起手指数着紫云英的用处,“紫云英可以绿化荒山、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功能,也可以减少土壤流失、保持水土,还能扩大蜜源、提高锥栗有效授粉。它对提高锥栗产量、提升锥栗品质都有好处。”
“其实锥栗山上‘宝’很多,看怎么用到极致。”吴木兴说,锥栗修剪下的树枝,可以加工成木屑做香菇;香菇收成后,菇棒又可以做肥料还山。去年共修剪了85吨树枝,做了6万袋香菇;光香菇原料这一项,就节省了成本13万元。
“与传统菇棚搭架种出来的香菇比起来,林下香菇不用搭棚浇水,更接近自然环境,菇面更厚,菇脚更短,菇体更重,肉更鲜嫩。在市场上每斤比普通的能多卖六七角。”吴木兴说,菌种经过3个半月培育,下土10天就可长菇,5天到半个月后就可以采摘,效益期长达2个月。等菇期结束,正好是锥栗采收时节。这样一来,香菇锥栗轮着收获,实现效益最大化。“今年试种成功,很快会向农户推广。”
锥栗山里种菇,只是第一个“循环”。在吴木兴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双溪二垅山林下养鸡基地,只见锥栗树下、草丛中,到处都是散养的鸡。有的悠闲地散步,有的恬然地啄食。再过1个月,其中3000只就可以出售了。“这一片区的锥栗山有800亩,散养了近万只鸡,目前正在盖的鸡棚、鸭棚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盖好后每年养殖规划就可以扩大到3万只。”
同样的,在双溪下路林林下养羊基地,放养着600只山羊,标准化羊圈和青贮池也在建设中。“有了这些设施,今年山羊数量将从600只扩大到1600只。”对于林下散养的好处,吴木兴掰起手指数了起来:“一是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肉质也得到提高;二是这些禽畜的粪便又是很好的天然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环境;三是锥栗林有这些禽畜活动也会变得更加干净,方便锥栗拾取。现在,经过科学管理,锥栗亩产从过去的10多斤提高到180斤。”
成长,与农户共享
从锥栗山中挖到“金银宝”,吴木兴想做大。他又把目光瞄准了全县3万亩的锥栗山。“单靠公司的力量开发这么大面积的锥栗山,力量显然不够。”吴木兴说。于是,去年12月,公司牵头成立屏南盛亿农业专业合作社,有216户农户加入,合作社锥栗面积约6000多亩,加上公司自主经营的部分,目前,超过8000亩锥栗山被开发出来。
公司与合作社有两种合作模式。一种是农民出山地,公司出技术、肥料、农药等成本。挣钱了,七成归农民,三成归公司。亏损了,公司承担七成,农民只出三成。这种合作模式的锥栗面积有3000多亩。
另一种合作模式,就是“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由公司统一提供技术、管理、农资。等到锥栗收成后,以高于市场价统一回收。光农资这一项,一亩就为农户节省成本50元。
公司如何给社员提供技术服务呢?今年2月24日开始,该公司与屏南县农业局、双溪镇政府联合举办锥栗丰产技术培训班,双溪镇周边14个村的60多户社员参加免费培训。
“在2月份的培训会上,公司与社员现场签约,其中26户作为‘精准扶贫’贫困户,由公司出资做了人身意外保险;公司还连续三年、每年按3-5斤/棵的标准,给予每户4000元至6000元的春、冬两季有机肥料补助;其他参训的贫困户每户一次性获得1500元的冬季有机肥料补助。”吴木兴说。
在“零公里”山坳里,一块占地2600平方米的土地已平整完毕,占地1100平方米的厂房已建成。“这里是锥栗加工厂,目前机器已经订购了,QS食品安全认证已在申报中,预计很快就能生产出即食产品,下一步还要开发锥栗饼干等系列产品。”面对美好前景,吴木兴显得很兴奋,“我的目标是,推广多维立体发展模式,打造出特色品牌,最终把全县锥栗山都开发出来,领着大伙,把‘绿色沙漠’变成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