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南的寿山石无底价专场虽然人气较旺,但整体价格进一步走低(资料图片)。 以往,印石行业一向强调资源的珍贵与面临枯竭,收藏投资者也因认同这一点而将重点放在材质的占有上,导致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甚至出现“面粉比面包贵”的可笑现象。而老挝石的大量涌入,以其品质的相似性、低廉的价格与巨大的储量,打破了过度强调材质稀有性的神话,改变了市场原来的供求关系,成为拉低印石整体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整个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重材轻艺”的倾向正在扭转。。过去,由于原材料稀缺,年轻雕工在资源配置上处于劣势,很难接触到高档次的石头,而廉价的老挝石让他们可以大胆发挥创意设计,探索技法上的创新突破。一些徒有虚名、工价高企的“大师”遭到市场冷落,而一大批年轻有活力的雕刻家获得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随着市场降温,大量不具备欣赏与收藏价值的石雕礼品被挤去泡沫,沉淀在市场底部,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消化。而那些承载着寿山石文化中的材料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作品,更加吸引收藏投资者的视线。许多有远见的寿山石收藏者与经营者,已经开始介入老工艺与篆刻领域。 实际上,许多新的市场理念以及价值挖掘过程,都是在近几年完成的。例如,在寿山石雕历史上堪称殿堂级的林清卿薄意,逆市而上,成为拍卖场上的“明星”。林清卿薄意的后继者王雷霆曾长期被埋没,而在2015年东南春拍上,一件材质普通而雕工精湛的《枫桥夜泊》摆件以48.3万元成交,一举奠定了王雷霆的市场地位。此外,老工艺板块、“郭家工”板块等等,都在低靡行情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与体现。 在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清代董沧门刻恭亲王龙凤对章以8524万港元刷新了田黄拍卖纪录,更是提振了行业信心,也让市场参与者看到了顶级寿山石藏品坚实的价值支撑。 也许现在预言寿山石市场何时走出低谷,还为时尚早。然而,这一轮比以往都来得漫长的行情调整,却犹如一场磨炼,让收藏投资者更为理性,让那些守望“阵地”的经营者通过反思摒弃浮躁,打开视野。而毫无疑问,从长远看,那些暗中涌动的“湍流”,正在为寿山石市场拓展更为广阔的群众基础,让原先因“雅贿”而变形的市场回归艺术品收藏投资的内在规律。 |
相关阅读:
- [ 10-04]福州国庆假日推出系列文化大餐 受到市民追捧
- [ 09-01]故宫寿山石精品首次“回乡” 展览藏品分三方面
- [ 05-22]福州樟林村寿山石作坊 粉尘直排空气中
- [ 01-31]“升级”寿山石馆昨开放 增加了诸多珍贵展品
- [ 12-15]福建工艺美术大师左一刀:未来寿山石雕要走创新之路
- [ 10-26]福州散发文化之都魅力 三坊七巷折射半部近代史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