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 正文

创新驱动:改变福建发展轨迹 蓄积发展新动能

2016-11-13 07:18:48 李珂 吴毓健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创新驱动:新路径,新动能

东南网11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吴毓健)

6月,福厦泉国家高新区获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8月,我省出台《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示范区建设列出详细“创新发展”清单;

9月,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提出要在推进自主创新和深化改革上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切实把“试验田”建设好,加快打造引领我省创新发展的高地。

在厦门高新区,光电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软件产业已现规模,新动力源、增长极正在形成,去年,仅平板显示就实现产值1153亿元;

在泉州高新区,纺织服装、鞋业、机械装备等5个传统产业年产值超1000亿元;

在福州高新区,已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特色的主导产业,获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半导体照明、数字家庭应用示范等一批国家级基地和创新园……

这是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

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5年来,福建的发展模式正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发展的新路径越来越清晰,发展的新动能不断蓄积。

政策引领,释放创新红利

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福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如何着力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创新提供土壤、阳光和养分?

省委书记尤权强调,要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重要任务,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增创新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省长于伟国指出,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活创新主体、构筑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吹响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角。随后,省政府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等系列配套文件。

实际上,近年来,为推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省已推出一系列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政策创新红利逐渐释放——

互联网+,逐渐成为福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加快建设成为全省大数据产业重点园区和“数字福建”建设的重要承载基地,中国首个新业态VR产业基地落户福州;在全国率先推行文件证照电子化应用、率先建成电子政务内外网云计算平台,率先开通全省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率先实现全省社保卡就诊一卡通……一张看不见的“网”逐步四通八达,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科技研发,着力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规定》等文件明确,奖励研发和成果转化主要贡献人员的收益比例不低于70%;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股权奖励的比重可超50%。出台《福建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加大举措推进专利提升、导航、运用,帮助企业开辟国际市场、规避专利风险、进行专利布局。

新型研发机构,迎来加快发展的春天。我省出台《关于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和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举措,为这些机构大开“绿灯”,政府项目承担、职称评审、人才引进、建设用地、投融资等方面的难题,迎刃而解……

企业主体,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上半年,我省专利申请受理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速均居全国第2位。2015年,全省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比2010年分别增长262%和562%。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贡献尤其明显。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省89.5%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4.2%的R&D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65.7%的省级科技获奖成果来自企业,企业牵头或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占新上项目经费的比重达79.8%。

福建创新资源基础薄弱,补齐短板,须以企业创新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结合,突破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延伸产业链,把创新驱动的落脚点放在构建更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福建科立讯电子有限公司,是今年福建省首批进入“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发展库”的655家企业之一,也是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企业创新,渴望更多‘政策扶手’。”总经理乔增感慨地说。这几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所得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省科技小巨人的加计扣除补贴、省企业创新券补助等政府资助,这家公司创新热情更高了,每年投入研发经费持续增加。

“放水养鱼”,才能更好地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以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为例,2014年度,全省抵扣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47.56亿元,比上年增长9%;有973家企业享受奖励政策,同比增长17%。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同时,我省还大规模布局创新载体,补足源头创新的短板。近年来,我省已资助引进建设15家重大研发机构,新布局建设26个省级产业技术重大研发平台和22个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新型研发机构逐步兴起。引人注目的是,我省始终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合力、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力量。以这一平台为载体,整合各种资源,开展咨询诊断、项目对接等专业化服务,还延伸推动一批由政产学研多方共投共建的机械装备、建筑建材、海洋、现代农业等8个虚拟研究院建设。

技术、项目、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极具后劲的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其所释放的势能正成为推动福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2015年,全省拥有创新型(试点)企业904家、高新技术企业2035家,较2010年分别增加567家和828家。

搭建平台,汇聚创新人才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离不开源源不断地汇聚高端人才。近年来,我省着力推动高端人才聚集,形成人才、项目、资金、平台“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上力度不断加强。

在三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成立三年来,高端装备产业园已有9家企业入驻,新增产值6亿元。该院科研成果能成功转化,源自体制机制的灵活,从而极大激发出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分院与总院研发机构开展合作,骨干科技人员持股;或相对控股,当地合作企业和基金公司参股。”分院副院长姜超说。

泉州微波技术研究院,由数字微波通信产业联盟里的6家骨干企业共同出资成立,还成立微波研究院有限公司,以经济实体支撑研究院运营,科研成果由入股企业按股权比例分享。泉州微波通信产业联盟理事长黄嘉鸿说,在资源和政策上,民办研究院处于弱势,微研院用“一块牌子,多个台子”“人才设备流动不调动”的运营方式,解决技术需求与人才问题,即总部设在泉州,台子遍布国内外,把研究院“搬到”专家家门口,方便他们利用空余时间完成课题。

正是得益于这种灵活而开放的用人育人机制,吸引大批具有原创精神和源头创新能力的研发人员和团队落户福建,让科技平台成为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高地以及培育年轻科学家的摇篮。

业内人士表示,福建引进一个“大院大所”,带来一批创新团队和项目,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培育一个新兴产业集群,催生创新核裂变。

为更好汇聚高端人才,去年以来,省科技厅组织开展第二批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双创人才)遴选工作,推动一批人才(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今年2月,我省出台相关措施,提出支持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才或入选省引才“百人计划”,以及国际知名大学毕业的博士生等给予补贴。

与此同时,我省不断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体制,让科技人员得以轻装上阵。今年初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人员职称评价改革的若干意见》,一举打破“唯论文论”。9月,省委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分配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力求突破性进展,突出“高精尖缺”,更大力度实施省引才“百人计划”,打造系列引才平台,实施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等,打破常规,以全球视野和开放胸怀广纳天下英才助闽发展。

正是一系列颇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的出台,使得福建人才工作与创新驱动紧密契合,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充分对接,有力助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正在深刻改变福建发展轨迹。站在新的历史节点,福建创新发展步子越迈越稳,后劲十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