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经济 > 正文

食品溯源产业:兴起中的百亿市场 市场秩序亟待建立

2016-12-15 07:32:2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溯源产业,舌尖上的新业态

东南网12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张辉 通讯员 杨志慧)眼下,食品安全已是全民关注的议题。作为实现食品安全的技术手段之一,建立可追溯体系日益成为政府与企业的共识。从田间到餐桌、从物联网终端到信息平台,扫码追溯食品履历成为消费新风尚,一批食品溯源服务商也应运而生,溯源服务的产业链也逐渐成形。

但同时,成长中的食品溯源市场,也面临着行业标准缺失、市场失范等现实困境。食品安全可追溯,并非贴上一张二维码那么简单。

兴起中的百亿市场

11月18日,第八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在漳州举行,漳州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平台成为重点展示成果。为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的,是漳州市龙文区本土溯源服务商福建思特电子有限公司。

2009年,以通信设备制造起家的思特开始涉足食品安全溯源行业。“当时,溯源行业还是小众市场,如今已成为一片蓝海。”思特董事长洪立颖说。

首先,溯源市场的兴起源于政策红利。去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出台,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今年6月,农业部出台文件,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此后,各地纷纷响应。

另一方面,建立可追溯体系,已是食品企业共识。“对大力推进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而言,有了可追溯体系,更能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无形中重塑了品牌,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思特公司项目经理何旭表示。

相关机构认为,食品可追溯等信息化市场潜在规模可达百亿级别。华宇软件、航天信息、信息发展等在该领域占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也成为备受追捧的“可追溯概念股”。

电商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溯源领域。“当前,农产品O2O平台发展迅猛,但产品源头难以把控,急需引入可追溯体系,以保证产品品质安全可靠。”思特总裁曹渝常说。早前,国内某农业O2O企业便对外披露称,有意通过股权交换控股思特,以获得其溯源系统技术。

打造服务产业链

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应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覆盖,且要保证数据真实可信,这就对溯源服务商提出严格要求。“市面上的不少溯源企业,只能提供系统软件服务,难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曹渝常说,“我们则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通过硬件与软件服务相结合,做到自动感知并录入溯源服务全链条中未经污染的原始数据,避免人为干扰。”

在硬件方面,思特已获得计量、银联支付等多重资质,并开发集称重、凭证打印、金融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溯源电子秤,纳入可追溯平台的商家均需配备。消费者购买过程将被电子秤记录,数据实时传输到可追溯平台。一旦发现产品问题,便可找到具体的消费者,进行事项通知或召回。

在软件方面,思特搭建的可追溯平台,引入更高效的搜索引擎、数据自动抓取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保证了数据生成后不可窜改,并且相互印证。”曹渝常说。

溯源服务产业链还延伸到大数据服务。“可追溯平台接入足够多的商家之后,便形成庞大的实时数据库,由此产生更多的应用场景。”洪立颖说,政府与企业可据此对农产品供需行情进行趋势性分析并调节生产,避免传统滞销情况的产生。

目前,思特已参与20个省市的可追溯平台建设。在漳州,超200家企业接入该系统,按规划,到2017年年底,这数字将接近4万家。

市场秩序亟待建立

尽管概念火热,但对不少消费者而言,食品溯源仍相当陌生。一个普遍的质疑是,贴上一个二维码,食品安全是否就足以得到保证。“不少二维码,只能提供生产厂家、产品介绍等有限信息,相当于企业名片,而非食品溯源,沦为摆设。”曹渝常说。

食品溯源市场失范现象同样不容忽视。由于标准缺失与监管不足,溯源码的真实性往往难以保证,企业自行输入原始数据的情况并不少见。媒体还报道了更为极端的情况,部分商家做起溯源码生意,明码标价出售溯源码。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法律规范、行业标准、监管体系、行业自律等多个维度。”曹渝常建议,主管部门应对食品溯源的各环节开展行之有效的监督,并明确奖惩机制,对不规范录入甚至窜改数据的企业进行惩戒,并可导入“黑名单”制度。当前,思特已同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建立研究院,参与制定食品溯源领域的行业标准。

食品溯源行业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推广难度大。当前,国内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依然有限。对小规模企业而言,建设物联网采集终端、架构可追溯平台,成本不可谓不大。“我们现在只能从大型企业入手,寄希望于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更多从业者参与。”曹渝常表示。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在推广阶段,地方政府应加大引导与投入,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并适当对企业补贴,以此减少企业接入成本,提高小型企业构建可追溯体系的动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