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海洋技术科技成果推介座谈会在福州举行
东南网12月15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12月15日,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主办,福建海峡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STS福建中心联合承办的2016年海峡技术转移专场——中科院海洋技术科技成果推介座谈会在福州举行。
主办方介绍,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 福建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2015-2020年)协议书》关于推进中科院科技成果在福建转移转化的要求,推动中科院STS计划在福建实施,提升福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发展。
中科院与福建7家单位签署项目合作协议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建胜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福建是海洋经济大省,如何以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为平台,通过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成海洋经济强省,是当前福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游建胜指出,希望依靠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积极引进中科院海洋研究科技资源,发挥中科院在海洋研究科研开发、技术项目成果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采取技术合作、知识共享、共同开发的方式,提高福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海洋科技成果在福建高效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福建海洋经济产业,推进福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建设“海上福建”。
会上,来自中科院上海分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20多名专家代表在会上推介海洋养殖、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制药、海洋食品加工等海洋产业技术成果,并与参会企业做深入交流。省内各设区市科技局、需求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上,中科院相关研究所与福建7家单位进行了项目合作的签约,它们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福建省祝顺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南美白对虾智能化精准养殖与病害防控技术项目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莆田市涵兴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基于风味导向海藻调味品的酶催化制备技术合作开发意向书;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福建海兴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绿藻寡聚糖和膳食纤维开发合作意向性协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福建金燕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高精度低电内渗琼脂糖制备技术与应用”项目合作协议书等。

会上,中科院相关研究所与福建7家单位进行了项目合作的签约
推动企业到中科院开展对接,解决技术难题和成果转化
据悉,本次会议主题以推动中科院STS计划在福建实施,STS计划是指中国科学院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从2014年开始启动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Network Initiative),简称为加快STS计划实施,中科院选择科技合作基础好、成效明显、技术需求潜力大的省共建STS中心。
目前,中科院已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5省开展了STS中心共建试点。
据介绍,STS福建中心主要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为目标,围绕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部署和实施中科院科技成果在福建落地转化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支撑、服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
STS福建中心代表中科院和福建省政府,在中科院与福建的科技合作中发挥组织、协调和推动的重要作用,提高院省科技合作的系统化、专业化程度,使中科院与福建省的科技合作更加贴近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出席本次座谈会动的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助理唐诤说,STS福建中心明年将以“稀土产业”和“海上福建”为主要方向开展院省合作,引进中科院科技成果,服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利用STS福建中心的平台作用,推动福建质量较好的企业到中科院系统开展对接活动,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和承接成果转化。”唐诤说。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STS福建中心将围绕福建省的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引进中科院研究所在福建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和福建企业一同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技术研发中心、产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引进中科院创业团队到福建落地进行成果转化。 |